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御製读五代晋史
作者: 夏竦
大雅怀忠孝,当年效战征。
询谋无败事,临敌有奇兵。
安陆妖狂殄,宗城寇难平。
察廉能侧下,何患政难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忠诚和孝道的崇敬,回顾当年参与战斗的经历。诗中提到询问谋略无败的情况,以及在敌人面前能使用奇兵。安陆的妖邪被消灭,宗城的侵略问题也得以平息。只要能察觉廉洁与能力的官员,治理政事就没有什么难题。
注释:
- 大雅:指高尚的情操或风范。
- 忠孝:忠诚于国家与孝顺于父母的道德观念。
- 询谋:询问谋略。
- 安陆:古地名,此处指代某种妖邪。
- 宗城:可能是指某个地区或城池。
- 察廉能:观察到清廉和能干的官员。
典故解析:
- 忠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道德观念,强调对国家和家庭的责任。
- 奇兵:指出乎意料的战术或兵力,常用于历史记载中。
- 安陆妖狂: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的动荡与战乱,反映出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961年-1040年),字子文,号长溪,晚号千里,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以诗词和文采著称,博学多才,尤其擅长古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回顾,诗人旨在通过这首诗歌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对忠诚与治理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四个句子传达出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展现了忠诚与孝道之美。诗中不仅强调了历史的教训,还表达了治理国家所需的智慧与能力。诗人借用历史事件,表现出对有才能的官员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诗的整体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却富有力量,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通过描绘过去的战斗与胜利,表达了对现在治理的信心,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时,强调了智慧和战略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 大雅怀忠孝:开篇即点明主题,表明诗人对忠诚与孝道的崇尚。
- 询谋无败事:强调了在治理国家时咨询智者的重要性,表明决策的科学性。
- 临敌有奇兵:说明在面对敌人时,出其不意的策略会带来胜利。
- 安陆妖狂殄:借用历史事件,象征着对邪恶势力的斗争与胜利。
- 察廉能侧下:强调了选拔清廉有能者的重要性,体现出诗人对政治清明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询谋无败事,临敌有奇兵”,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妖狂”比作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忠孝、治理、历史教训等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对有能之士的期待,反映了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忠孝: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 妖狂:代表社会动荡与不安定的力量。
- 奇兵:象征智慧与策略的运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哪种文化价值观? A. 忧国忧民
B. 个人英雄主义
C. 经济繁荣 -
“临敌有奇兵”中的“奇兵”指的是什么? A. 意外的战术
B. 常规的兵力
C. 外国的援军 -
作者的态度是? A. 悲观失望
B. 积极向上
C. 中立冷漠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夏竦的《奉和御製读五代晋史》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社会安定的渴望,然而杜甫的情感更加沉重,夏竦则带有希望和对能力的信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