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恭谢南郊》
时间: 2025-01-19 19:47: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真降佑开鸿业,
哲后祈褫福下民。
靖馆斋心成钜典,
嘉坛报贶奉严禋。
时遵夏历春当孟,
礼宪周郊日在辛。
图籙先登符命显,
祖宗昭配孝思伸。
侍祠卿士衣缨列,
随兆星辰俎豆陈。
穆穆苍灵潜扈跸,
寥寥风伯豫清尘。
再登午陛虔诚达,
三烛奔精美应臻。
万寿无疆增介祉,
永蠲牲玉事神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天命的恭敬和对民众的祝福。诗中提到,神灵降临,助力开创伟业,帝王祈求赐福于百姓。祭坛上的仪式庄重而虔诚,祈求神灵护佑国家安宁。根据夏历的规定,春季的祭祀仪式如期进行,恪守周代的礼仪。先祖的灵命显赫,孝心得以传承。在祭祀的场合,官员们衣着整齐,祭品和星辰的象征相映成趣。神灵的威严潜藏在其中,风伯轻拂,清净了尘世。再次在皇帝面前恭敬地进行祈祷,三根蜡烛燃烧,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应会实现。愿国家长寿,福祉无尽,永远赦免祭祀中的牲畜与玉石,以示对神灵的敬意。
注释
- 高真:指高尚的神灵或天神。
- 哲后:指贤明的君主。
- 靖馆:祭祀的场所,表示安宁、庄重的环境。
- 礼宪:周朝的礼仪法规。
- 图籙:古代的符咒或命令。
- 侍祠:指在祭祀场合服侍的官员。
- 穆穆苍灵:形容神灵的威严和神秘。
- 三烛:象征光明和美好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字允升,号东山,生于宋代,以诗词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和人事结合,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及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郊祭天的盛典,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礼仪的重视与对帝王权威的尊重。随着时代的发展,祭祀活动逐渐成为政治和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奉和御製恭谢南郊》是一首典雅庄重的祭天诗,展现了诗人对神明的敬畏和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盼。全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充满了礼仪之美和神秘感。首句“高真降佑开鸿业”直接表达了对神灵降福的渴望,接下来的“哲后祈褫福下民”则将焦点转向帝王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暗示了统治者的责任与使命。
在语言上,诗人采用了许多古雅的词汇,增强了诗的庄重感。比如“靖馆斋心”不仅指祭祀的场所,更传达了心中恭敬与清净的状态。全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祭祀的各个环节,从祭坛的布置到官员的服饰,再到神灵的显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恭敬、虔诚的态度,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最后一句“万寿无疆增介祉”,更是将对国家和百姓的祝福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展现了强烈的民族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真降佑开鸿业:高尚的神灵降临,给予我开创伟大事业的助力。
- 哲后祈褫福下民:贤明的君主祈求神灵赐福,解除百姓的苦难。
- 靖馆斋心成钜典:在安宁的祭祀场所,怀着清净的心情,形成盛大的典礼。
- 嘉坛报贶奉严禋:在美好的坛前,向神明奉上丰厚的祭品,进行严肃的礼仪。
- 时遵夏历春当孟:依照夏历,春季的祭祀如期举行。
- 礼宪周郊日在辛:遵循周朝的礼法,在特定的日子进行祭祀。
- 图籙先登符命显:古老的法符和命令首先显现出神灵的威严。
- 祖宗昭配孝思伸:先祖的恩德昭彰,孝心得以延续。
- 侍祠卿士衣缨列:侍奉神灵的官员们衣着整齐,列队而立。
- 随兆星辰俎豆陈:依照星辰的征兆,准备祭品和器皿。
- 穆穆苍灵潜扈跸:神灵的威严深藏其中,显得庄重神秘。
- 寥寥风伯豫清尘:微风轻拂,清除一切尘埃。
- 再登午陛虔诚达:再次在正午的殿前,恭敬地表达心意。
- 三烛奔精美应臻:三根蜡烛燃烧,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即将实现。
- 万寿无疆增介祉:愿国家长寿,福祉无尽。
- 永蠲牲玉事神明:永远赦免祭祀中的牲畜与玉石,示对神灵的敬意。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比如“高真降佑”与“哲后祈褫”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穆穆苍灵”用形容词突显了神灵的威严,传达出一种庄重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祭天活动表达对神明的敬仰,对国家安宁和百姓幸福的美好期盼,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未来的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真:象征着神灵的威严与崇高。
- 哲后:代表着明智的统治者。
- 清尘:象征着净化与安宁。
- 三烛:象征光明与希望。
这些意象不仅在视觉上形象生动,更在情感上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真”所指的是:
- A. 帝王
- B. 神灵
- C. 祭司
-
“万寿无疆增介祉”的意思是:
- A. 国家长久,福气无尽
- B. 祭司永远不死
- C. 神灵的力量大
-
诗中“侍祠卿士衣缨列”描述的是:
- A. 祭祀的场景
- B. 战争的场面
- C. 农田的风景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祝福。
- 杜甫的《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国家的安危。
诗词对比
比较夏竦的《奉和御製恭谢南郊》和杜甫的《春望》,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蕴含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夏竦着重于祭天的庄严与祝福,而杜甫则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相关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