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山放船》
时间: 2025-01-19 19:49: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社下钟声送客船,凌波挝鼓转沧湾。
横烟袅处鸡豚社,落日浓边橘柚山。
八表茫茫孤鸟去,万生扰扰一舟闲。
湖心行路平如镜,陆地风波却险艰。
白话文翻译:
在社下的钟声中,送走了客船,船儿在波浪上轻轻摇曳,驶向沧海湾。烟雾缭绕的地方是鸡豚社,落日映照下的山峦则是橘柚的身影。四面八方,孤鸟在茫茫天际飞去,世间万象纷扰中,只有一只小船显得格外悠闲。湖心的水面平静得如同镜子,而陆地上的风浪却是险恶艰难。
注释:
- 社:社是指村社,古代有祭神的地方,钟声代表着人们的送别。
- 凌波:形容船在水面上轻轻摇荡的样子。
- 挝鼓:敲打的鼓声,指船上人们的鼓声。
- 鸡豚社:指的是祭祀鸡豚的社坛,代表着农村的生活场景。
- 八表:四面八方的意思。
- 扰扰:纷纷扰扰,形容喧闹的场景。
- 闲:悠闲、清闲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汝为,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范成大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绘水乡和田园风光。
创作背景:
《社山放船》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可能是在一次游览社山时,看到船只在水上游荡,便借此场景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既有对人世纷扰的思考,也有对自然宁静的赞美,反映了范成大对生命哲理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社山放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开篇“社下钟声送客船”,通过钟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送别的氛围,钟声不仅是人们情感的寄托,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鸣。接下来的“凌波挝鼓转沧湾”,则生动地描绘了船在水中的摇曳,展现出一种轻快而悠然的状态。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转向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横烟袅处鸡豚社”中,烟雾缭绕的社坛生命力十足,勾勒出一幅乡村宁静的画面。而“落日浓边橘柚山”,则用落日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温暖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最后两句“八表茫茫孤鸟去,万生扰扰一舟闲”,对比了舟上的宁静与外界纷扰,表达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诗人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其成为一首意境深远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社下钟声送客船:钟声响起,意味着有人离开,营造出一种送别的情感。
- 凌波挝鼓转沧湾:船在波浪上轻轻摇晃,鼓声悠扬,表现出一种生动的画面。
- 横烟袅处鸡豚社:描绘了烟雾缭绕的社坛,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活气息。
- 落日浓边橘柚山:夕阳的余晖照耀在果树上,传达了一种温暖和丰收的感觉。
- 八表茫茫孤鸟去:孤鸟在空中飞翔,象征着自由与孤独。
- 万生扰扰一舟闲:尽管世间纷扰,船上的人却显得悠闲自在。
- 湖心行路平如镜:湖面平静如镜,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陆地风波却险艰:对比水面平静与陆地的险恶,反映了人生的复杂与艰难。
修辞手法:
- 对比:水面与陆地的对比,突显了环境的不同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 拟人:钟声被赋予情感,带有送别的意味。
- 意象:孤鸟、船、社坛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复杂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平静的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声:象征送别与人生的变迁。
- 船:代表生活的旅程与心灵的自由。
- 孤鸟:象征孤独与自由。
- 湖心:象征内心的宁静。
- 陆地风波:代表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社山放船》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范成大
- C. 李白
- D. 白居易
-
诗中“湖心行路平如镜”中的“镜”意指什么?
- A. 水面
- B. 明亮的镜子
- C. 船
- D. 太阳
-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忧伤
- B. 悠闲
- C. 愤怒
- D. 绝望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杂诗》 王维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对旅行的感悟。
- 《静夜思》:通过月夜的描写,表达思乡情感,与《社山放船》中的孤独感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古诗词大观》
- 《宋代诗人研究》
- 《范成大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