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

时间: 2025-01-07 23:20:55

胡骑入云中,急烽连夜过。

短刀穿虏阵,溅血貂裘涴。

一来辇毂下,愁闷惟欲卧。

今朝従公猎,稍觉天宇大。

一双铁丝箭,未发手先唾。

射杀雪毛狐,腰间馀一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胡骑入云中,急烽连夜过。
短刀穿虏阵,溅血貂裘涴。
一来辇毂下,愁闷惟欲卧。
今朝従公猎,稍觉天宇大。
一双铁丝箭,未发手先唾。
射杀雪毛狐,腰间馀一个。

白话文翻译:

胡人的骑兵闯入云霄,急促的烽火连夜传来。
短刀穿透敌人的阵营,鲜血溅湿了貂裘。
刚一到辇车下,心中愁闷只想躺下。
今早跟随公子去打猎,稍稍感到天宇广阔。
手中这双铁丝箭,未发就已先在唾沫中。
射杀了一只雪白的狐狸,腰间还剩下一个。

注释:

  • 胡骑: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
  • 急烽:指紧急的烽火,传递军事信息。
  • 短刀:形容武器,表现作战的紧迫和残酷。
  • 穿虏阵:穿透敌人的阵营。
  • 貂裘:用貂皮制作的衣服,象征奢华和地位。
  • 辇毂:指的是车辕,象征权势。
  • 従公猎:与贵族一起打猎,表现诗人的身份。
  • 铁丝箭:用铁丝制作的箭,表现武器的质地。
  • 雪毛狐:形容狐狸的颜色,代表珍贵的猎物。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战场场景以及打猎的情形,反映出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作。苏轼在政治上经历坎坷,但其文学成就卓越。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北方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胡人的入侵和打猎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示了战场的紧迫感和打猎的乐趣。开头用“胡骑入云中,急烽连夜过”引入,给人以紧迫感,仿佛烽火连天,战事不休;接着“短刀穿虏阵,溅血貂裘涴”,描绘了战斗中的惨烈,鲜血与奢华的貂裘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之后的“愁闷惟欲卧”,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无奈与疲惫,体现了他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而“今朝従公猎,稍觉天宇大”则转向轻松的打猎场景,表现了诗人从战乱中暂时逃避的心情。最后的“射杀雪毛狐,腰间馀一个”则是对猎物的庆幸,展现了诗人乐观的一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胡骑的入侵,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 第二句通过短刀和溅血表现战争的残酷。
    • 第三句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愁闷。
    • 第四句转变为打猎的轻松场景,体现出诗人生活的多样性。
    • 第五句说明武器的精良,表现出猎人的自信。
    • 第六句则是猎物的成功,给人以满足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胡骑入云中,急烽连夜过”,形式对称,增强韵律感。
    • 比喻:如“雪毛狐”,通过形象化的描绘让人感受到猎物的珍贵。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打猎时的轻松与愉悦,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胡骑:象征外敌,使人感到威胁。
  • 烽火:象征战乱与急迫的消息。
  • 短刀:代表战争的残酷。
  • 貂裘:象征财富与地位。
  • 雪毛狐:象征猎物的稀有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胡骑”指的是哪个民族的骑兵?

    • A. 汉族
    • B. 胡人
    • C. 满族
    • D. 蒙古
  2. 诗中提到的“貂裘”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财富
    • C. 自由
    • D. 贫穷
  3. 诗人通过打猎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 A. 无奈与疲惫
    • B. 快乐与满足
    • C. 悲伤与绝望
    • D. 忧虑与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兵车行》

诗词对比:

  • 苏轼《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杜甫《兵车行》均涉及战争和士兵的生活,但苏轼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打猎的轻松,而杜甫则更加强调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民众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