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时间: 2025-01-06 10:16:00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
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
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
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
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湖边的美丽景象。黑云翻滚,似乎尚未完全掩住山峦,白色的雨珠在船上跳跃。突然间,地面上刮来一阵风,轻松地吹散了云雾,望湖楼下的水面如同天空般广阔。放生的鱼和鳖纷纷游向人群,无主的荷花在四处开放。水边的枕头仿佛能让山也俯身仰视,轻风中的船只让人想起月光的柔和。乌菱和白芡不论价格,随意系着的青菰装饰着绿色的盘子。忽然想起在新会的灵观,因滞留在江海中得到更多的美食。献花的游女在木兰船上,细雨和斜风让翠色的裙子湿透。无尽的芳洲上生长着杜若,吴地的小孩却不识楚辞的召唤。未能成为小隐士,只能在其中隐居,长久的闲适胜过短暂的闲散。我原本无家可归,更不知道该去何处,故乡没有如此美丽的湖山。

注释

  • 黑云翻墨:形容黑云像翻动的墨汁,暗示天气阴沉。
  • 白雨跳珠:形容雨滴像珠子一样,生动地描绘雨势。
  • 卷地风:形容风的迅猛,像卷起地面的尘土。
  • 水枕:指水边的枕头,这里是比喻水面如枕,给人以安慰。
  • 杜若:一种水生植物,常生长于湿地,象征美好和清新。
  • 楚辞:古代中国的诗歌,代表着楚文化的精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兼具哲理和人文关怀。苏轼的作品多描绘山水景物,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当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至黄州。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常常游览湖泊,寄情于自然,写下了诸多景物描写的诗篇。这首诗正是他在望湖楼所作,表达了他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诗歌鉴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展现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以湖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勾勒出一个生动的雨后湖边景象。开篇以“黑云翻墨未遮山”引入,展现出阴郁的天气,随即“白雨跳珠乱入船”,生动地描绘出细雨点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接着,诗人以“卷地风来忽吹散”描写突如其来的风,打破了原本的压抑,转而展现出湖面如天的开阔感。

诗中“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接着提到的“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则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包含了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隐逸情怀。

最后,诗人以“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结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眼前美景的珍惜,深刻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富含哲理的思考,成为了古诗中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黑云翻墨未遮山:黑云翻滚,像墨汁一样,说明天气阴沉,但尚未完全覆盖山峦。
  2. 白雨跳珠乱入船:细雨像珠子一样跳跃着落在船上,生动而灵动。
  3. 卷地风来忽吹散:突如其来的风把云雾吹散,天气瞬间明朗。
  4. 望湖楼下水如天:湖水与天空连成一片,呈现出一种开阔的美感。
  5. 放生鱼鳖逐人来:放生的鱼和鳖游向人群,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6. 无主荷花到处开:无主的荷花在四处开放,表现出自然的自由和无拘束。
  7. 水枕能令山俯仰:水如枕头,能让山也俯身仰视,表现出自然的奇妙。
  8. 风船解与月裴回:轻风中的船只轻轻摇曳,仿佛在与月光相伴。
  9. 乌菱白芡不论钱:乌菱与白芡不在乎金钱,显得随意而洒脱。
  10. 乱系青菰裹绿盘:青菰被随意系在绿色的盘子上,营造出一种生活的悠闲。
  11. 忽忆尝新会灵观:忽然想起在新会的灵观,展现了对往昔的怀念。
  12. 滞留江海得加餐:因滞留在江海中,得到了更多的美食,似乎在感慨生活的机缘。
  13. 献花游女木兰桡:献花的游女在木兰船上,增添了生活的美好与浪漫。
  14. 细雨斜风湿翠翘:细雨和斜风让翠色的裙子湿透,描绘出雨中的美丽。
  15. 无限芳洲生杜若:芳洲上生长着杜若,象征着自然的生机。
  16. 吴儿不识楚辞招:吴地的小孩不懂楚辞的召唤,表现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17. 未成小隐聊中隐:未能成为隐士,只能在其中隐居,展现出一种无奈。
  18. 可得长闲胜暂闲:长久的闲适胜过短暂的闲散,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19. 我本无家更安往:我原本无家可归,不知该往何去,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20. 故乡无此好湖山:故乡没有这样美丽的湖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眼前美景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黑云翻墨”比喻阴沉的天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视觉效果。
  • 拟人:如“水枕能令山俯仰”,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的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湖山,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黑云:象征压抑、忧愁。
  • 白雨:象征生机、活泼。
  • :象征自由、无拘束。
  • 荷花:象征纯洁、美好。
  • 鱼鳖: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生不息。
  • 杜若:象征生机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黑云翻墨未遮山”中“翻墨”意指: A. 天空晴朗
    B. 形容天气阴沉
    C. 形容山高
    D. 形容雨大

  2. 诗中“放生鱼鳖逐人来”体现了什么意象? A. 忧伤
    B. 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C. 人生的无常
    D. 对故乡的思念

  3. 诗中提到的“我本无家更安往”表达了诗人的: A. 对故乡的热爱
    B. 对生活的失望
    C. 对理想的追求
    D.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显豪放与壮阔,后者则细腻与柔和,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苏轼与宋代文化》

相关诗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下一句是什么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上一句是什么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下一句是什么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上一句是什么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下一句是什么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上一句是什么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下一句是什么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上一句是什么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下一句是什么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上一句是什么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下一句是什么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上一句是什么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下一句是什么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上一句是什么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下一句是什么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上一句是什么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下一句是什么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上一句是什么

黑云翻墨未遮山,下一句是什么

白雨跳珠乱入船。上一句是什么

白雨跳珠乱入船。下一句是什么

卷地风来忽吹散,上一句是什么

卷地风来忽吹散,下一句是什么

望湖楼下水如天。上一句是什么

望湖楼下水如天。下一句是什么

放生鱼鳖逐人来,上一句是什么

放生鱼鳖逐人来,下一句是什么

无主荷花到处开。上一句是什么

无主荷花到处开。下一句是什么

水枕能令山俯仰,上一句是什么

水枕能令山俯仰,下一句是什么

风船解与月裴回。上一句是什么

风船解与月裴回。下一句是什么

乌菱白芡不论钱,上一句是什么

乌菱白芡不论钱,下一句是什么

乱系青菰裹绿盘。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