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何山》

时间: 2025-01-06 10:36:08

今日何山是胜游,乱峰萦转绕沧洲。

云含老树明还灭,石碍飞泉咽复流。

遍岭烟霞迷俗客,一溪风雨送归舟。

自嗟尘土先衰老,底事孤僧亦白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何山
苏轼 〔宋代〕

今日何山是胜游,
乱峰萦转绕沧洲。
云含老树明还灭,
石碍飞泉咽复流。
遍岭烟霞迷俗客,
一溪风雨送归舟。
自嗟尘土先衰老,
底事孤僧亦白头。

白话文翻译:

今天游览的何山真是个好地方,
层层乱峰环绕着沧海洲。
云雾缭绕着古老的树木,明暗交替,
石头阻碍着飞泉,水流时断时续。
山岭间的烟霞让世俗的游客迷失,
一条溪流伴随着风雨送走归舟。
我不禁感叹,尘世的纷扰早已让我衰老,
究竟为何孤独的僧人也白了头发?

注释:

  • 何山:指代游玩的山名,实际指代何处的山。
  • 胜游:极好的游玩。
  • 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 沧洲:可能指代海中的小洲,给人以辽阔感。
  • 云含老树:云雾缭绕着古老的树木,表现出自然的神秘和古老。
  • 石碍飞泉:石头阻碍飞泉,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状态。
  • 迷俗客:迷失在自然中的世俗游客。
  • 尘土:指世俗的纷扰和烦恼。
  • 孤僧:隐士,象征一种超脱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起伏,因其才华和人格魅力广受人们喜爱。苏轼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情,深刻反映了他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游何山》创作于苏轼被贬时期,正值他在旅行中感受到的孤独与人生的思考。他在山水间游览,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反映了自己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慨。诗中流露出的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他当时的处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诗歌鉴赏:

《游何山》是一首表现自然美和人生感悟的诗作。诗中,苏轼通过描绘何山的奇特风景,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美丽。他用“乱峰萦转绕沧洲”来描绘山的多变与壮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他用“云含老树明还灭”表现出自然的神秘与变化,仿佛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人生的思考。“遍岭烟霞迷俗客”写世俗的人在美景中迷失,而“一溪风雨送归舟”则是对归途的感慨,象征着人生的旅程和无常。最后两句“自嗟尘土先衰老,底事孤僧亦白头”则是对生命的无奈和对孤独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厌倦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展现了苏轼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日何山是胜游:今天的何山是最好的游玩地方,开篇即点题,引出游览的主题。
  • 乱峰萦转绕沧洲:描绘山峰的奇特形态,形成环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壮观的视野。
  • 云含老树明还灭:云雾环绕古树,给人以神秘感,暗示时间的流逝。
  • 石碍飞泉咽复流:水流被石头阻碍,表现出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
  • 遍岭烟霞迷俗客:山岭的迷雾让世俗的人迷失方向,寓意对物质世界的迷惘。
  • 一溪风雨送归舟:风雨中的溪流送走归舟,象征人生旅途的变化和归属。
  • 自嗟尘土先衰老:感叹人世的纷扰让自己衰老,深刻的感慨。
  • 底事孤僧亦白头:孤独的僧人也无法逃避白头的命运,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云雾与老树的结合,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的变化。
  • 拟人:水流的状态如同人类的情感,表现出生命的无常。
  • 对仗:如“明还灭”“咽复流”,形成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又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表达了对世俗烦扰的厌倦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自然的象征,代表着壮丽与永恒。
  • :象征着变化与无常。
  • :代表着生命的源泉与流动。
  • 风雨: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不易。
  • :象征着人生的旅程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今日何山是胜游”的意思是: A. 今天去的山是最好的地方
    B. 今天的天气很好
    C. 山上有很多游客

  2. “云含老树明还灭”描绘了什么? A. 树木的颜色
    B. 自然的神秘与变化
    C. 天气的变化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游何山》和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苏轼更多地融入了人生感悟,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