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午桥清夜饮》
时间: 2025-01-19 20:06: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午桥清夜饮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午桥清夜饮,花露重烛光寒。
约处处行歌,朝朝买酒,典却朝衫。
尊前自堪一醉,但落红枝上不堪安。
归去柳阴行月,酒醒画角声残。
王宫。难得似君闲。
闲我见君难。
记李陌看花,光阴冉冉,风雨番番。
相逢故人又别,送君归斜日万重山。
江上愁思满目,离离芳草平阑。
白话文翻译
在午桥的清幽夜晚饮酒,花露滴重,烛光透着寒意。约定在各处唱歌,每天买酒,却把晨衣典当了。
面对酒杯,尽情畅饮,唯有落红枝上难以安放归期。
归去时月挂柳阴,酒醒时角声渐远。
在王宫中,难得有你这样的闲情。
我却难得见到你。
记得在李陌看花的时光,光阴荏苒,风雨交加。
再次与故人相逢又要分离,送你回去斜阳下万重山的远方。
江边愁思满眼,离离的芳草映入眼帘。
注释
- 午桥:指午后的桥,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
- 清夜:清幽的夜晚。
- 重烛光寒:烛光透过花露显得寒冷。
- 尊前自堪一醉:在酒杯前我自愿醉倒。
- 落红:指花瓣,暗指青春的逝去。
- 柳阴行月:在柳树的阴影下走向月光,描绘归途的意境。
- 画角声残:画角是一种乐器,这里的声音指代酒醒后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辰翁,生活在宋代,是一位诗人和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友情、离别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一个清幽的午后夜晚,诗人或许是在好友相聚的场合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午桥清夜饮》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空下的情感状态。词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和友人欢聚一堂,饮酒作乐,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而随着词意的深入,离别的主题逐渐显露,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与不舍。尤其是“酒醒画角声残”一句,蕴含了酒后醒来的孤独感,仿佛在提醒人们无论欢乐如何,最终都会面对离别的现实。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又有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词中对于“光阴冉冉”的感叹深刻地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流逝,令人感同身受。诗人以“斜日万重山”作为送别的背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愁苦,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午桥清夜饮”——描写清幽的夜晚,设定了温馨的饮酒场景。
- “花露重烛光寒”——用花露和烛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约处处行歌”——暗示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和情感的交流。
- “尊前自堪一醉”——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 “落红枝上不堪安”——暗指青春的易逝和对未来的无奈。
- “归去柳阴行月”——描绘了归途的景象,充满思念之情。
- “酒醒画角声残”——酒醒后的孤独感,暗示离别的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烛光与寒冷相对比,表现内心的孤寂。
- 拟人:将“落红”描绘得有情感,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 对仗:如“朝朝买酒,典却朝衫”,形成了整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呈现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感伤,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着欢乐与放松,同时也隐含着孤独和惆怅。
- 柳阴:代表着离别的景象,充满了哀愁。
- 花露:象征着青春和美好的时光,既美丽又易逝。
- 斜日万重山:代表着远方与归去,暗示离别的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词中“午桥清夜饮”意指什么? A. 诗人在白天喝酒
B. 诗人在夜晚喝酒
C. 诗人在桥上喝酒
D. 以上都不是 -
“酒醒画角声残”中的“画角声”是指什么? A. 乐器的声音
B. 画作的声音
C. 角落的声音
D. 人声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 苏轼《水调歌头》:涉及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刘辰翁与李清照:两位诗人都擅长表达离别的愁绪,但刘辰翁的表达更为婉约细腻,而李清照则显得更加直接和激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词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