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午炊祖教寺
作者: 韩淲 〔宋代〕
青田白水插秧时,
行尽山坡路转低。
初日漏云时涨润,
踏歌声里子规啼。
白话文翻译:
在青田白水的田间插秧时,
走完山坡后,路渐渐变低。
初升的太阳透过云层,洒下滋润,
在踏歌的声音中,听到杜鹃鸟的啼鸣。
注释:
- 青田:指青色的稻田。
- 白水:形容水清澈见底。
- 插秧:是农事活动之一,将稻苗插入田中。
- 行尽山坡:走完山坡的路。
- 初日漏云:初升的太阳透过云层。
- 涨润:滋润的意思,形容雨水或露水的滋养。
- 踏歌声:指唱着歌行走,表达一种欢快的心情。
- 子规啼:子规是杜鹃鸟,啼鸣声清脆,常与春天的景象相关。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它反映了农耕文化和春天的生机。杜鹃啼鸣在古诗中常常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淲,字次郎,号石溪,宋代人,以诗词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农耕时节,正值春夏交替之际,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表现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农田劳动的热爱。
诗歌鉴赏:
《午炊祖教寺》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和农事活动的诗作。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春季田野。青田和白水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美,而插秧这一农事活动则表现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和对生活的热爱。
初日透过云层的景象,给人带来了温暖与希望,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踏歌声与子规啼的结合,既表达了农民的欢愉,也暗示着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生。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也反映了宋代农村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解析:
- 青田白水插秧时:开篇直接引入季节和活动,展现出田园的美丽和农民的辛勤。
- 行尽山坡路转低:描绘了行走的过程,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 初日漏云时涨润:通过“初日”和“漏云”的描写,表现出光影变化带来的生机。
- 踏歌声里子规啼:最后一句将人和自然的声音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初日漏云”,将自然现象与时间结合,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对仗: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如“踏歌声里”,使自然与人类的活动生动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意象分析:
- 青田:象征着富饶与生机。
- 白水:清澈与纯净,象征着自然的真实与美好。
- 初日:新生与希望,象征着一天的开始。
- 子规啼:自然的声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田”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稻田
B. 青色的山丘
C. 青色的河流
答案: A -
“子规啼”主要指哪种鸟的叫声? A. 麻雀
B. 杜鹃
C. 燕子
答案: B -
诗中“踏歌声”所表达的情感是? A. 悲伤
B. 欢快
C. 愤怒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杜甫
- 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但《春夜喜雨》更多集中于雨水对植物的滋养,而《午炊祖教寺》则侧重于田园生活的乐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