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仲轲春难度》

时间: 2025-01-17 09:40:05

春难度。

池浮花,墙拥絮。

枕书睡,树阴午。

日长几何万尺许。

春难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杨仲轲春难度 文同 〔宋代〕 春难度。池浮花,墙拥絮。枕书睡,树阴午。日长几何万尺许。春难度。

白话文翻译: 春天难以度过。池塘上漂浮着花朵,墙边堆积着柳絮。枕着书本入睡,树荫下已是午后。白昼漫长,仿佛有万尺之长。春天难以度过。

注释:

  • 春难度:形容春天难以度过,可能指春光易逝,或是春日生活单调。
  • 池浮花:池塘上漂浮的花瓣。
  • 墙拥絮:墙边堆积的柳絮。
  • 枕书睡:枕着书本入睡。
  • 树阴午:树荫下的午后时光。
  • 日长几何万尺许:形容白昼非常漫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可能是在春日无聊时所作,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日无聊时所作,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春日生活单调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景象,通过“池浮花”、“墙拥絮”等意象,传达了春光的美丽与易逝。诗中的“春难度”反复出现,强调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凝练,展现了文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难度”: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
  • “池浮花,墙拥絮”: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春日的美丽与短暂。
  • “枕书睡,树阴午”:描述了诗人在春日午后的闲适生活。
  • “日长几何万尺许”:夸张地形容白昼的漫长,暗示了春日的无聊与单调。
  • “春难度”:结尾再次强调主题,加深了诗意的表达。

修辞手法:

  • 反复:“春难度”在诗中反复出现,增强了主题的表达。
  • 夸张:“日长几何万尺许”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白昼的漫长。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春日生活单调的感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 池浮花:象征春光的美丽与短暂。
  • 墙拥絮:象征春日的闲适与无聊。
  • 枕书睡:象征诗人的闲适生活。
  • 树阴午:象征春日的午后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春难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光的喜爱 B. 对春光易逝的感慨 C. 对春日的无聊 D. 对春日的期待
  2. “池浮花,墙拥絮”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秋日的萧瑟 B. 夏日的炎热 C. 春日的美丽 D. 冬日的寒冷
  3. “日长几何万尺许”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对仗

答案: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同的其他诗作,如《晚春》、《春日》等,都展现了诗人对春光的敏锐感受。
  • 其他宋代诗人的春日诗作,如苏轼的《春日》、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等。

诗词对比:

  • 文同的《和杨仲轲春难度》与苏轼的《春日》对比,两者都表达了春光易逝的感慨,但文同的诗更注重对春日生活单调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同诗集》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