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秋分日偕吴梦蕉汪子雨石芷卿筱珊叔祖买舟由古荡至留下秋水空明树阴合匝意甚闲适因赋此解》
时间: 2025-01-01 14:01: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光澹沱,趁嫩晴出郭,催放轻舸。港路弯环,柔橹摇凉,秋阴两岸低锁。单衫小扇萧闲甚,看软镜碧琉璃破,倚水窗盏许茶时,又是一桥穿过。石上匀蓝点点,几丛澹竹叶,娟秀花朵。古木攲斜,修藤屈曲,时见坠枝红果。游鱼吹沫圆纹细,错道是雨珠飞堕。却羡他开扇柴门,临水老渔闲坐。
白话文翻译:
溪水的光影微微泛动,趁着晴朗的天气走出城外,轻舟在水面催荡而行。港口的水路弯曲环绕,轻柔的橹声在微凉的秋风中摇动着,两岸的秋阴低低锁住了视野。穿着单薄衣衫,手持小扇,闲适得很,看到湖面如碧琉璃般的波光,倚在水边的窗前,泡上一壶茶,好不悠闲。又是一座桥从眼前跨过,石头上点缀着蓝色的水迹,几丛淡竹叶,秀丽的花朵盛开。古老的树木歪斜,修长的藤蔓弯曲,偶尔看到坠落的红果。游鱼在水中嬉戏,细细的涟漪划出圆纹,错觉像是雨珠从天而降。我羡慕那些在柴门前开扇的渔夫,静静坐在水边,享受着悠然自得的时光。
注释:
- 澹沱:水面平静而清澈的样子。
- 嫩晴:指天气晴朗而温和。
- 轻舸:小船,轻便的船只。
- 两岸低锁:指两岸的树木和阴影挡住了视野。
- 萧闲:形容安静、闲适的状态。
- 倚水窗盏:指在靠近水边的窗户边,泡茶的情景。
- 石上匀蓝点点:形容石头上有蓝色的水印。
- 游鱼吹沫圆纹细:游动的鱼在水面留下的细小涟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庆熹,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分时节,诗人伴友游历于水边,描绘秋日的宁静与美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分时节的江南水乡风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秋日的宁静与美丽。开头几句描写了水面光影的变化和轻舟的悠然自得,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岸边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特有意境——单衣小扇、低锁阴影、石上水迹,每一处细节都透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中通过古木、竹叶、花朵等意象,体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而游鱼的描写则增添了动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最后一段提到的渔夫,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简单、自然,远离尘嚣,恰到好处地呼应了全诗的主题。整首诗不仅是一幅秋日水乡的画卷,更是一曲对自然与生活的赞美之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光澹沱”:溪水的光影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显示出一种宁静。
- “趁嫩晴出郭,催放轻舸”:借着晴朗的天气,诗人与朋友们乘坐轻舟出城,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 “秋阴两岸低锁”:两岸的阴影低垂,似乎将周围的景色包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倚水窗盏许茶时”:在水边的窗前,泡茶闲坐,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 “游鱼吹沫圆纹细”:游鱼在水中游动,留下细腻的涟漪,增添了生动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称为“碧琉璃”,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感受。
- 拟人:游鱼“吹沫”,赋予了鱼以生命的气息,使景物更显生动。
- 对仗:如“单衫小扇”与“倚水窗盏”,整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水乡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清代文人追求恬淡生活的情怀。
意象分析:
- 溪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和谐。
- 秋阳:暗示时光的流逝,秋天的成熟美。
- 渔夫:象征着简单、自由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轻舸”指的是:
- A. 大船
- B. 小船
- C. 渔船
- D. 游艇
-
诗歌主要描绘的季节是: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讲述了在山水之间的悠然自得生活。
诗词对比:
- 赵庆熹的作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赵的作品更加侧重于水乡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更为简练,侧重于山的雄伟与宁静。两者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自然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