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时间: 2025-01-01 18:03:02

犀日何缘似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作者:杨万里 〔宋代〕

犀日何缘似个长,
睡乡未苦怯茶枪。
春风解恼诗人鼻,
非叶非花只是香。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的阳光为何显得这么漫长,
沉浸在睡梦中还怕被茶水惊醒。
春风轻拂,驱散了诗人的烦恼,
不是叶子,也不是花瓣,只是那阵阵香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犀日:指清明的日子,犀利的阳光。
  • 茶枪:指茶水,常用来形容从睡梦中被叫醒。
  • 解恼:解去烦恼。
  • 非叶非花:这里强调不是普通的花叶,而是春天的气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了对春日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符合宋代文人追求自然、抒发情感的风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追求自然之美,作品多描写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常常蕴含哲理,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春日,正值三月的春雨时节,诗人因天气阴沉、心情抑郁,借助描写春风与香气,表达内心的烦闷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犀日何缘似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勾勒出一个懒散的午后,诗人或许因为外界的阴雨而感到时间的拖沓,似乎在睡梦中仍不愿被打扰。这种情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

而随后的“春风解恼诗人鼻”则转向春风的温暖,给诗人带来了些许慰藉,表达了春风带来的轻松与愉悦。最后一句“非叶非花只是香”更是点睛之笔,强调了春天的气息并非单靠视觉上的花叶来感知,而是一种无形的香气,传递出一种细腻的感受。这种对香气的描绘,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犀日何缘似个长:感叹今日的阳光为何如此漫长,暗示诗人内心的烦闷。
  • 睡乡未苦怯茶枪:沉浸在梦乡中,怕茶水的味道打扰到他。
  • 春风解恼诗人鼻:春风轻拂,带走了诗人的烦恼,表现出春风的温暖与慰藉。
  • 非叶非花只是香:强调春日的气息存在于无形的香气中,传递出自然的细腻之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解忧的力量,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的用词和句子结构相对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描绘春日为主线,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光:象征希望与生机,暗示春天的到来。
  • 茶水:代表生活的琐碎与日常,反映诗人内心的烦恼。
  • 春风:象征温暖、解忧与和谐,传递安慰与宁静。
  • 香气:隐喻春天的美好,象征自然的细腻与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犀日”指的是:
    A. 清明的日子
    B. 暴雨的日子
    C. 漫长的日子
    D. 黑暗的日子

  2. 诗人在春天的表现是:
    A. 愉快
    B. 烦闷
    C. 悲伤
    D. 忧虑

  3. “非叶非花只是香”这句强调了:
    A. 春天的视觉美
    B. 春天的嗅觉美
    C. 春天的听觉美
    D. 春天的触觉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感慨与情绪。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现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交融。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杜甫:杨万里的诗歌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杜甫则多描写社会现实与历史沧桑,两者虽同在宋代,但风格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集》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