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八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7 23:24: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炉烟绕尽缠绵字,正日书难至。
斜阳莫去倚层楼,知道小屏山外几重愁。
湘帘那有巫云影,有亦无踪迹。
箫声吹出晚凉天,无奈一钩新月又帘前。
白话文翻译:
烟雾在炉中缭绕,缠绵的字句却难以写出;
正午的阳光,书信却难以寄到。
斜阳不要离去,要依偎在这层楼上,
我知道小屏山外有多少愁绪。
湘帘下何处有巫山的云影,
即使有,也没有踪迹可寻。
箫声吹奏着晚凉的天空,
无奈新月一弯又在帘前挂着。
注释:
- 缠绵: 形容感情深厚,难以割舍。
- 书难至: 寄信或传达情感的方式受到阻碍。
- 层楼: 指高楼,象征着遥远或孤独的感受。
- 小屏山: 可能是作者所熟悉的山名,象征思念的对象或故乡。
- 湘帘: 指的是湘江的帘子,可能引申为江南的景致。
- 巫云: 指巫山的云,常用以象征美好的情感。
- 箫声: 指的是古代乐器发出的音乐,表达思念之情。
- 新月: 代表新的希望,但同时也带来孤独感。
典故解析:
“巫云”出自《离骚》,是屈原所写,常用于表达思念和绮丽的意境。巫山作为美丽的象征,常与爱情、思念相关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李慈铭,清代诗人,其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自然和人事的深切感悟。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可能反映了作者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思绪,结合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
诗歌鉴赏:
李慈铭的《虞美人八首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生活的思索。开篇以“炉烟”引入,象征着内心情感的缭绕与复杂。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信件无法寄达的惆怅,反映了对远方人的思念。斜阳的意象则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层楼的依偎又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瞬间的留恋。
“小屏山外几重愁”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也隐喻了心中的忧虑与不安。湘帘与巫云的结合,展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情感深邃而复杂。最后的“箫声吹出晚凉天”,将氛围推向高潮,箫声如泣如诉,配合新月的映衬,营造出一种孤寂的美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炉烟绕尽缠绵字”: 描述内心情感的缭绕,字句难以表达。
- “正日书难至”: 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与书信无法送达的无奈。
- “斜阳莫去倚层楼”: 渴望时间停留在美好的瞬间。
- “知道小屏山外几重愁”: 感受到外界的愁苦,内心共鸣。
- “湘帘那有巫云影”: 引用典故,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忆。
- “箫声吹出晚凉天”: 通过音乐传达情感,增加孤独感。
- “无奈一钩新月又帘前”: 新月象征希望,但也引发对孤独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 “炉烟”与“缠绵字”互相映衬,强调情感的复杂性。
- 拟人: 将“斜阳”与“层楼”赋予情感,使自然景物生动。
- 对仗: 整体结构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结合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意象分析:
- 炉烟: 代表情感的缭绕与复杂。
- 斜阳: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留恋。
- 小屏山: 代表故乡或思念之地。
- 湘帘: 引发对江南美好景致的向往。
- 巫云: 象征美好与爱情的回忆。
- 箫声: 传达思念与孤独。
- 新月: 代表希望与孤独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慈铭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炉烟绕尽缠绵字”中,炉烟象征什么?
- A. 幸福
- B. 复杂的情感
- C. 自然
- D. 书信
-
诗中提到的“小屏山”很可能代表什么?
- A. 远方
- B. 故乡
- C. 理想
- D. 朋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系列其他作品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慈铭的情感抒发与李清照的婉约风格,分析两者对爱情主题的不同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中的情感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