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醉歌
原文展示
淮襄州郡尽归降,
鼙鼓喧天入古杭。
国母已无心听政,
书生空有泪成行。
白话文翻译
淮、襄两州已经全部投降,
鼓声震天响起,传入了古老的杭州。
国母已经没有心情来处理政事,
书生只能空自流泪,泪水成行。
注释
- 淮襄州郡:指的是淮河和襄阳地区,特指这些地方的归降情况。
- 归降:投降,表示失去抵抗。
- 鼙鼓:古代军乐器,象征战争的喧嚣。
- 国母:指国家的女性统治者或权力象征。
- 书生:指读书人,常常代表知识分子,悲伤无奈。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国母”,在历史上可能指的是某位王后的权威象征,反映了政局动荡带来的无奈和悲哀。
- 鼙鼓声响起,代表了战争的到来和国家的动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动乱与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元量,宋代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战乱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醉歌》通过描绘历史背景中的战争与动乱,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无奈与哀伤。开篇“淮襄州郡尽归降”,简洁明了地揭示了国家的危机,令人感受到战乱的沉重气氛。接着“鼙鼓喧天入古杭”,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激烈,还隐喻着历史的轮回与无情。国母的“无心听政”,则反映出国家的统治者对政务的漠视,象征着政治的腐败与无能。最后一句“书生空有泪成行”,更是将诗人的个人感情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悲愤与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有力,情感上浓烈深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作为知识分子的悲哀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淮襄州郡尽归降":描绘了淮河和襄阳地区的投降,暗示国家的败落。
- "鼙鼓喧天入古杭":鼓声震天而起,象征战乱来临的急迫感。
- "国母已无心听政":体现出统治者对于政务的冷漠与无能。
- "书生空有泪成行":表现出知识分子的悲痛与无奈,无法改变国家的命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鼙鼓”比作战争的象征,引发读者对动乱的联想。
- 拟人:国母的“无心”,赋予其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对立。
主题思想:全诗集中在国家的沦落与知识分子的悲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无情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淮襄州郡:象征国家的沦陷与失去。
- 鼙鼓:战争与动乱的象征,传达出紧迫感。
- 国母:权力与无能的代表,反映了政治的黑暗。
- 书生:知识分子的悲剧,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淮襄州郡”指的是哪两个地区?
- A. 淮河和襄阳
- B. 长江和黄河
- C. 京津冀
- D. 西南地区
-
“鼙鼓喧天”主要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节日
- D. 乡村
-
诗中“国母已无心听政”反映了什么?
- A. 政治的清明
- B. 统治者的无能
- C. 国家繁荣
- D. 民众的欢欣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汪元量的《醉歌》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动乱的悲痛,但汪元量更侧重于个人感情的流露,而杜甫则体现了更广泛的历史感与时代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