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皇太后过江都,遥指淮山似画图。抛却故家风雨外,夜来归梦绕西湖。
白话文翻译:
太皇太后渡江来到都城,远远地指着淮山,好像一幅画。抛弃了故乡的风雨,夜里梦回西湖。
注释:
- 太皇太后:指的是皇太后的母亲,通常用于尊称。
- 过江都:指渡过长江来到都城。
- 遥指:远远地指着。
- 淮山:淮河流域的山,景色如画。
- 抛却:丢弃、抛开。
- 故家:故乡或老家。
- 风雨外:在风雨之外,意指远离故乡的艰辛。
- 归梦:返回的梦境,梦回故乡。
- 绕西湖:环绕西湖,指梦境中回到西湖的情景。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与许多文人墨客的情感有关。西湖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着美丽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元量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词多描写山水、人物,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尤其是在太皇太后过江的背景下,表达了对离乡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太皇太后过江为引子,展开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丽山水的赞美。开篇通过“遥指淮山似画图”描绘了淮山的美景,展示了自然风光的和谐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诗人转向内心的感受,抛却故乡的风雨,显示了对故乡生活的无奈与遗憾。最后,夜来归梦绕西湖,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回忆,西湖作为诗人心中的美好象征,承载着无尽的乡愁与情感。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还展现了复杂的人生情感。诗人在描写外部风景的同时,也在反思自身的处境,表现出一种对于家国、乡土的深切怀念。通过对比故乡的风雨与梦中的宁静,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皇太后过江都:一开头就引入了太皇太后的历史背景,设置了一个宏大的场景。
- 遥指淮山似画图:通过指向淮山,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仿佛是一幅静谧的画卷。
- 抛却故家风雨外:抛弃故乡的风雨,暗示了对故乡艰辛的回忆。
- 夜来归梦绕西湖:梦中回到西湖,体现了对美好过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淮山被比作画图,形象生动。
- 对仗:如“抛却故家”与“夜来归梦”,工整而有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人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表达了对于故乡生活的思索与感慨,流露出一种柔和的乡愁情怀。
意象分析:
- 淮山:象征着自然美与人文情结。
- 西湖:象征着理想与梦境,是诗人心灵的归宿。
- 风雨: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太皇太后过江是指谁? a) 皇帝 b) 皇太后 c) 太皇太后
- “遥指淮山似画图”中的“淮山”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片海 c) 一幅画
- 诗中提到的西湖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梦中的理想 c) 历史遗迹
答案:
- c) 太皇太后
- a) 一座山
- b) 梦中的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山水之美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对比汪元量的“湖州歌”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描绘自然美,但汪元量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倾向于哲理的探讨。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有千秋,丰富了中国古诗词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整理和评论。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对古典诗歌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