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感旧)》

时间: 2025-01-04 09:05:08

玉笙不受朱唇暖。

离声凄咽胸填满。

遗恨几千秋。

恩留人不留。

他年京国酒。

泫泪攀枯柳。

莫唱短因缘。

长安远似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感旧)
作者: 苏轼

玉笙不受朱唇暖。
离声凄咽胸填满。
遗恨几千秋。
恩留人不留。
他年京国酒。
泫泪攀枯柳。
莫唱短因缘。
长安远似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旧情的深切怀念和对离别的无奈。
“玉笙”不再感受到“朱唇”的温暖,离别的声音凄凉,心中充满惆怅。遗留下的怨恨已经有千秋之久,而恩情却只留给了人,却不留给自己。未来在京城饮酒时,泪水会流淌,手攀着枯萎的柳树。不要再唱那短暂的因缘,因为长安的距离就像天那么远。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笙:一种乐器,指的是用玉制成的笙,象征清丽的声音。
  • 朱唇:红色的嘴唇,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 凄咽:悲伤而哽咽,形容离别的声音。
  • 遗恨:留下的恨意。
  • 京国酒:指京城的美酒,代表繁华的饮宴。
  • 泫泪:流泪。
  • 枯柳:枯萎的柳树,象征孤独和衰败。
  • 短因缘:指短暂的缘分。
  • 长安:古代长安是唐朝的都城,象征着遥远与繁华。

典故解析: 长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象征着繁华与希望,而在此处则与离别的孤独形成对比。诗中提到的“枯柳”不仅象征着凋零的爱情,也体现了时间的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尤其对情感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 《菩萨蛮(感旧)》创作于苏轼被贬期间,经历了离别和思念的情感,表达了对旧情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作者在逆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渴望。

诗歌鉴赏:

《菩萨蛮(感旧)》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苏轼对往昔情感的怀念。词的开头便以“玉笙不受朱唇暖”引入,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乐器的声音无法再感受到温暖,象征着失去的爱情和温情。接下来的“离声凄咽胸填满”,更是将这种孤独感和悲伤推向高潮,离别的声音在心中回响,无法释怀。

“遗恨几千秋,恩留人不留”两句,表达了对往昔的悔恨与无奈,爱情的短暂与恩情的持久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伤。而“他年京国酒,泫泪攀枯柳”,将思念与孤独结合在一起,未来的聚会难以再现往日的欢愉,泪水与枯柳的意象则增强了情感的沉重感。

最后一句“莫唱短因缘,长安远似天”,则是对短暂缘分的无奈与放下,长安的遥远象征着难以再回的过去,给人以深深的叹息。这首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的真挚,展现了苏轼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旧情的依依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笙不受朱唇暖:乐器无法再感受到情感的温暖,象征着失去的爱情。
  2. 离声凄咽胸填满:离别的声音让心里充满了悲伤。
  3. 遗恨几千秋:遗留下来的怨恨已持续了千秋,时间的流逝也未能消解。
  4. 恩留人不留:感情仍在,但人却已离去,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
  5. 他年京国酒:未来在京城饮酒时,暗示再聚的忧虑。
  6. 泫泪攀枯柳:眼泪流淌,手搭着枯柳,象征着孤独与无奈。
  7. 莫唱短因缘:劝说不再唱短暂的缘分,表达对短暂情感的无奈。
  8. 长安远似天:长安的遥远如同天际,象征着难以再回的过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乐器的声音与温暖联系,暗示爱情的失去。
  • 对仗:如“恩留人不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意象:枯柳象征着衰败的爱情,泪水象征着无尽的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日情感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笙:象征美好而失去的音律。
  • 朱唇:代表温暖与美丽,暗指爱人的亲密。
  • 离声:离别的声音,代表痛苦的回忆。
  • 泫泪:泪水象征无尽思念。
  • 枯柳:象征孤独与衰败,暗示爱情的凋零。
  • 长安:象征繁华与遥远,反映对往昔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笙不受朱唇暖”中“朱唇”指的是谁?

    • A. 男性
    • B. 女性
    • C. 朋友
    • D. 亲人
  2. 诗中提到的“枯柳”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衰败与孤独
    • C. 快乐
    • D. 友谊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情
    • B. 离别与思念
    • C. 自然风光
    • D.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但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与苏轼的豪放形成对比。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同样表达离别的惆怅,但其用词更为直接,情感更加激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李清照词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