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犯 张善子与江絜生同舟入蜀,为写巫峡清秋图,絜生乞题》
时间: 2025-01-01 12:10: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翠屏四障,倚舷侧耳听猿啸。微笑。指故国今携故人到。行云朝暮处,楚峡留祠庙。回棹。对万叶江枫弄斜照。平生胜赏,笔底迢年少。翻羡此,乱离中千里共探讨。待约功成,甲兵都扫。缚屩支筇,几时休了。
白话文翻译
在翠绿的山壁环绕下,我侧耳倾听猿啼,微笑着,指向故乡,今天能与老朋友一同到达这里。云彩在晨昏间变幻,楚水峡口留下了祭祠和庙宇。划回船桨,面对那满江的枫叶,在斜阳中闪耀。回首往昔,少年时的我曾在这里获得无数的快乐。羡慕此时此刻,虽然身在动荡之中,却能与友人共探讨远道的文化。待到完成事业,四方的兵戈都将平息。解开鞋带,撑着拐杖,不知何时才能停息。
注释
- 翠屏:指青翠的山屏,形容环境幽美。
- 倚舷侧耳:倚靠船舷,侧耳倾听,生动描绘了诗人在船上的悠闲状态。
- 猿啸:指猿猴的叫声,常用来形容山野的幽静。
- 行云朝暮处:描绘了云彩在早晨和傍晚的变化,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楚峡:指楚地的峡谷,具有地域和文化的象征意义。
- 回棹:划回船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悠闲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约1640-约1700),字士修,号东海,清代诗人,生于江苏,擅长山水诗。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的思考,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与友人江絜生同游蜀地之际,诗人因写作《巫峡清秋图》而作,表现了在山水之间的悠然自得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暗含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侧犯》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同舟游历蜀地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重。开篇以“翠屏四障”引入,立即构建出一个静谧而优美的自然环境,接着“倚舷侧耳听猿啸”,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放松心情,享受自然声音的宁静时刻。诗中的“微笑”蕴含着对故国的思念,而“今携故人到”则强调了友人的陪伴,使得这段旅程更加富有意义。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描绘了日升日落的时光流逝,及水边的庙宇,营造出一种历史与人文的交融感。在“回棹”一句中,诗人似乎对眼前的美景感到无限眷恋,而“平生胜赏”则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暗示着对和平安宁的渴望,尤其是“待约功成,甲兵都扫”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动荡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友情、历史的深刻联系,情感真挚而又细腻,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屏四障:四周环绕的翠绿山壁,描绘了幽美的自然环境。
- 倚舷侧耳听猿啸:诗人倚靠船舷,侧耳倾听猿猴的叫声,展现出悠闲的状态。
- 微笑。指故国今携故人到:微笑着指向故乡,今次能与老友一同到达,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 行云朝暮处,楚峡留祠庙:描绘云彩在早晚的变化,楚地峡谷中有庙宇,展现历史文化。
- 回棹。对万叶江枫弄斜照:划回船桨,看到满江的枫叶在斜阳下闪耀,表现出美好景象。
- 平生胜赏,笔底迢年少:回忆往昔,少年时的快乐,充满怀旧情感。
- 翻羡此,乱离中千里共探讨:在动荡之中,羡慕此时的宁静,可以与友人共同探讨。
- 待约功成,甲兵都扫:期待未来的和平,兵戈平息。
- 缚屩支筇,几时休了:解开鞋带,撑着拐杖,流露出对休息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象征内心的宁静。
- 对仗:如“回棹”与“对万叶江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读者感同身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未来和平安宁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屏: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猿啸:代表自然的声音,增添了幽静的氛围。
- 江枫:象征时光流逝与人情的温暖。
- 甲兵:暗喻战争与动荡,表现对和平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翠屏”指的是什么?
- A. 山壁
- B. 河流
- C. 城市
-
“行云朝暮处”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 A. 自然的变化
- B. 人生的轨迹
- C. 战争的残酷
-
诗人对故国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绝望
- B. 思念
- C. 冷漠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夜泊牛津口》杜甫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更侧重于瞬间的感受与时间的流逝。
- 《夜泊牛津口》:同样涉及对故乡的思念,但更着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山水诗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