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南阳》

时间: 2025-01-19 21:43:52

南阳令尹振华镳,三月春风困柳条。

携手河梁愁欲别,离魂芳草不胜招。

壼觞调笑平民讼,宾客风流醉舞腰。

若见贤如武候者,为言来仕圣明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彭南阳
南阳令尹振华镳,
三月春风困柳条。
携手河梁愁欲别,
离魂芳草不胜招。
壼觞调笑平民讼,
宾客风流醉舞腰。
若见贤如武候者,
为言来仕圣明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南阳的官员振华骑着马,三月的春风让柳条感到束缚。我们在河边握手告别,心中满怀愁苦,离愁别绪如同芳草难以承受。酒杯相对,调笑着诉说着平民的争讼,宾客们风流潇洒,尽情地在舞蹈中醉倒。如果能见到像武候那样的贤人,希望他能来为明圣的朝廷效力。

注释:

  • 南阳:指南阳地区,历史悠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 令尹:指地方官员,类似于知县。
  • 振华镳:振华是官员的名字,镳是马的缰绳,形容他骑马的英姿。
  • 河梁:指河边的桥梁,象征着离别之地。
  • 离魂芳草:离愁别绪如同芳草般难以承受。
  • 壼觞:酒杯,指饮酒。
  • 武候:指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以贤能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吉水人,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

《送彭南阳》写于黄庭坚送别朋友彭南阳之际,表现了朋友离别时的愁苦与对未来的期望。诗中不仅有对春天的描绘,还有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人际关系。

诗歌鉴赏:

《送彭南阳》是一首富有情感的送别诗,黄庭坚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许。全诗开头用南阳的官员振华的骑马形象,引入春天的柳条,透出一丝生机与活力。然而,随即转入离别的愁苦,携手河梁的瞬间,却让人心中感到无尽的悲伤。离魂与芳草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酒杯和欢笑描绘出一种轻松的社交场景,然而在欢愉中依然夹杂着对平民苦难的思考。这种反差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展现出黄庭坚对社会的关心与对朋友的惜别之情。

最后两句提到贤者和明朝,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期盼有才能的人能够为国家效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黄庭坚的诗歌艺术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阳令尹振华镳:介绍南阳的官员,表现出他骑马的英姿。
  2. 三月春风困柳条:春风吹拂柳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束缚感。
  3. 携手河梁愁欲别:在河桥上握手告别,感受到离别的愁苦。
  4. 离魂芳草不胜招:离别的伤感如同芳草般难以承受。
  5. 壼觞调笑平民讼:饮酒调笑,反映出社会的一种轻松氛围。
  6. 宾客风流醉舞腰:宾客们尽情欢舞,展现出宴会的热闹。
  7. 若见贤如武候者:提到贤者,寄托对人才的渴望。
  8. 为言来仕圣明朝:希望贤者能为明朝效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携手河梁愁欲别”与“离魂芳草不胜招”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离魂比作芳草,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 互文:通过不同的意象交织,展现了复杂的情感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对社会的关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体现了黄庭坚作为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柳条:代表柔情与离愁。
  • 河梁:离别的地点,带有伤感。
  • 酒杯:社交与欢聚的象征。
  • 贤者:理想中的人才,代表对未来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阳令尹指的是谁? A. 黄庭坚
    B. 彭南阳
    C. 振华

  2. “离魂芳草不胜招”中的“芳草”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离愁
    C. 友情

  3. 诗中提到的“武候”是指谁? A. 杜甫
    B. 诸葛亮
    C. 李白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赠汪伦》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友人》与黄庭坚的《送彭南阳》都表现了送别的主题,但李白更多地注重豪情与洒脱,而黄庭坚则细腻地描绘了离别的愁苦与对未来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黄庭坚诗集》
  • 相关的诗词分析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