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拾得二十首007》

时间: 2025-01-19 20:04:01

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

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

奇哉闲道人,跳出三句里。

独悟自根本,不从他处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
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
奇哉闲道人,跳出三句里。
独悟自根本,不从他处起。

白话文翻译:

我读了成千上万的书籍,理解了世间的道理。
聪明的人自然明白,而愚蠢的人又有谁会相信你呢?
真是奇妙的闲人,超越了那三句诗的表面。
他独自领悟了根本的道理,而不是从别处获得的。

注释:

  • 万卷书:形容读书很多,书籍数量庞大。
  • 天下理:指世间的道理和哲学。
  • :这里指“他们”或“那些人”。
  • 闲道人:指那些不拘泥于世俗的人,可能是隐士。
  • 三句里:指字句或表面的表述,暗示只有表面之意。
  • 根本:最基本的原则或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王安石以其变法思想闻名于世,尝试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改善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他的诗词风格清新,意蕴深厚,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表达了他对知识和智慧的思考,强调个人的悟性和独立见解的重要性。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儒家思想强调对经典的学习,而王安石则提倡自主思考,认为真正的智慧源自于个人的内心领悟。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考,还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诗中开篇便以“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引入主题,直接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真理的追求。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他对智者与愚者的对比,突显出聪明人能自知之明,而愚蠢的人则可能对真理一无所知,表达了对人性和认知的深刻洞察。

“奇哉闲道人,跳出三句里”的一句,展现了闲人的特质,即不受世俗拘束,超越常规的思维框架,能够独立思考,获得深刻的真理。这种思想与王安石的个性相契合,反映了他对独立思考和自我领悟的推崇。最后一句“独悟自根本,不从他处起”,强调了内在的自我领悟的重要性,表明真正的智慧不是外来的教导,而是来自内心的觉醒。

整首诗流畅自然,韵律和谐,彰显了王安石作为文学家的功力,同时也为后世提供了对学习和智慧的深刻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自述博学,强调个人对知识的追求。
  2. 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智慧与愚蠢的对立,强调智者的自知之明。
  3. 奇哉闲道人,跳出三句里:赞美那些能超越表面的人,体现了对独立思想的高度赞赏。
  4. 独悟自根本,不从他处起:强调内心的领悟与自我思考的重要性,反对盲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智者渠自知,愚者谁信尔”,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通过“跳出三句里”比喻超越表面,深入核心。
  • 反问:通过“愚者谁信尔”,强化对愚昧的嘲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智慧的思考,强调独立思考与自我领悟的重要性,反映了王安石对个人成长和真理追求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卷书:象征知识的广博和求知的渴望。
  • 智者:象征智慧和深思熟虑的人。
  • 闲道人:象征不拘一格、追求真理的隐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读了多少书?

    • A. 一百卷
    • B. 万卷
    • C. 千卷
    • D. 十卷
  2. 诗中“智者渠自知”意味着什么?

    • A. 智者不需要知识
    • B. 智者了解自己
    • C. 智者总是被相信
    • D. 智者不需要学习
  3. 诗中提到的“闲道人”指的是:

    • A. 忙碌的人
    • B. 传统的书生
    • C. 超越世俗的人
    • D. 学习不多的人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均表现出对自我感悟的重视,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内在智慧的追求,而李白则常表现出豪放的个性与对人生的感慨。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理性内敛,后者则洒脱奔放。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