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
时间: 2025-01-19 21:39: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香(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
枯石流痕,残沙拥沫,骊宫夜蛰惊起。
海市收时,鲛人分处,误入众芳丛里。
春霖未就,都化作凄凉云气。
惟有清寒一点,消磨小窗残醉。
当年翠篝素被,拂余薰倦怀如水。
谩惜舞红犹在,为谁重试。
几片金昏字古,向故箧聊将伴憔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冬交替的宁静夜晚,描写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孤寂。诗的开头,枯石上的流痕和沙滩上的浪沫,仿佛让人听到骊宫中夜晚的惊动;而海市蜃楼消失之际,鲛人分散,误入了繁花似锦的场景。春雨尚未来临,所有的景色都化作了凄凉的云气。只有那一丝清寒,消磨了小窗前的残醉。回想当年,翠色的灯笼和素色的被褥,轻轻拂过疲惫的心怀,仿佛一切都如水般流逝。诗人感慨舞动的红花仍在,为了谁又重温旧梦?几片古老的金色字迹,向着旧箱聊聊相伴着自己的憔悴。
注释:
- 骊宫:古代传说中的宫殿,常用以指代美丽的地方。
- 鲛人:传说中的水生女子,常与海洋、梦境相关联。
- 春霖:春天的细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翠篝:指绿色灯笼,常用来营造温暖的氛围。
- 素被:白色的被子,象征洁净与纯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应瑞,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深受士人文化的熏陶,其诗风常以婉约细腻著称。其作品多关注自然、人生与情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天香》创作于冯应瑞的晚年,正值他人生的反思期,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深思,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个人孤独感。
诗歌鉴赏:
《天香》是一首情感深邃、意境悠远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内心的孤寂与怀旧之情。开头几句以“枯石流痕”和“残沙拥沫”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无情,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接着提到的骊宫、鲛人等意象,似乎在描绘一个梦幻的场景,暗示着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寻。
在春霖尚未到来之前,所有的美好都化为云气,诗人似乎在感叹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荏苒。清寒一点的描写,则暗示着在孤独与凄凉中,仍然留有一丝温暖的记忆。随后,诗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翠篝与素被的描绘,充满了对往日生活的眷恋。
最后,诗人将思绪引向了舞动的红花与古老的字迹,展现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与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枯石流痕,残沙拥沫:描绘了自然景物的荒凉与时光的流逝。
- 骊宫夜蛰惊起:暗示着美好梦境的破灭。
- 海市收时,鲛人分处:海市蜃楼的消失象征着理想的幻灭。
- 春霖未就,都化作凄凉云气:春雨尚未到来,所有的希望化为失落。
- 惟有清寒一点,消磨小窗残醉:孤独中依然存在的一丝温暖与醉意。
- 当年翠篝素被: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
- 拂余薰倦怀如水:轻轻抚过的温暖如水般流逝。
- 谩惜舞红犹在,为谁重试: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未来的迷茫。
- 几片金昏字古,向故箧聊将伴憔悴:古老的文字与憔悴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霖未就,都化作凄凉云气”,将失落比作云气。
- 拟人:如“骊宫夜蛰惊起”,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对称美,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过去的怀念,表达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枯石:象征了失去与荒凉。
- 残沙:暗示了过往的遗迹与无法复返的过去。
- 骊宫:美丽与梦幻的象征。
- 鲛人:传说中的生灵,象征着渴望与幻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骊宫夜蛰惊起”中的“骊宫”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古代传说中的宫殿
- C. 一种动物
- D. 一座山
-
诗中提到的“清寒一点”象征什么?
- A. 温暖的回忆
- B. 深深的孤独
- C. 未来的希望
- D. 快乐的生活
-
“几片金昏字古”中的“金昏”指的是?
- A. 一种颜色
- B. 古老的回忆
- C. 迷人的夜景
-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与美好回忆的怀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对孤独与思念的描写上,与《天香》相似,但更多地涉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精华选》
- 《冯应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