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时间: 2025-01-14 00:58:18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纱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东坡与友人饮酒,醉后归来时的情景。夜深人静,仿佛已经是三更,家里的小仆人已在沉睡中打呼,敲门无人回应,我只好倚杖倾听江水的声音。长久以来,我对这副身体感到不满,何时才能忘却世俗的纷争呢?夜深风静,水面平静如丝,小舟也将从此远去,江海将我的余生寄托于此。

注释:

  • 东坡:指苏轼在四川的居所,东坡是他自号。
  • 仿佛三更:指已经很晚,三更是指夜间的时间段。
  • 鼻息已雷鸣:形容小仆人打呼噜的声音,像雷声一样。
  • 营营:指忙忙碌碌,形容世俗的纷争。
  • 夜阑:夜深时分。
  • 纱纹平:形容夜晚微风下水面的平静。
  • 江海寄余生:将余生寄托于江河和大海,表达对自由和归宿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坎坷,经历了多次贬谪,但在文学上成就斐然,尤其以词、诗、文三绝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在贬谪期间,虽身处逆境,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借酒抒怀,反映了对生命、自由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通过描写夜饮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开头两句“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描绘了诗人在东坡饮酒的快乐与醉后归家的迷离状态,仿佛时间已经很晚。接下来的“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则通过对小仆人打鼾声的生动描写,渲染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反映了诗人独自面对夜晚的无奈和思考。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自身存在的思考,渴望能够忘却繁杂的世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最后的“夜阑风静纱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则用意象描绘了诗人的归宿感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悟,充满了哲理和对生命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饮东坡醒复醉:夜间在东坡饮酒,醒来后又醉,表现了一种放纵的生活状态。
  2. 归来仿佛三更:回到家时,感觉已经是深夜三更。
  3. 家童鼻息已雷鸣:小仆人打鼾声如雷,表现了夜深人静的环境。
  4. 敲门都不应:敲门无人回应,表明孤独感。
  5. 倚杖听江声:倚靠着拐杖,静静地听着江水的声音,传达出一种思索和沉静。
  6. 长恨此身非我有:对自己身体的无奈感,渴望超脱。
  7. 何时忘却营营:何时能忘却世俗的纷争与忙碌。
  8. 夜阑风静纱纹平:夜深风静,水面如丝般平静。
  9. 小舟从此逝:小舟将要远去,象征着逃避与自由。
  10. 江海寄余生:将余生寄托于江海,表达对未来的寄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仆人的呼噜声比作雷鸣,增强了画面感。
  • 拟人:江声被赋予了“听”的行为,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夜阑风静,纱纹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专注于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展现了他在逆境中仍然保持的乐观与从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江水: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2. 小舟:代表着远行与逃避,也象征着人生的旅程。
  3. :象征着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4. 风静:象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所描述的饮酒场景是在何时?

    • A. 白天
    • B. 夜晚
    • C. 清晨
    • D. 黄昏
  2. 诗中提到的“家童鼻息已雷鸣”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家童的疲倦
    • B. 夜晚的宁静
    • C. 诗人的孤独
    • D. 饮酒的欢快
  3. 诗人对自身身体的感受是怎样的?

    • A. 疼痛
    • B. 非我有
    • C. 强壮
    • D. 美丽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酒后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杜甫《旅夜书怀》: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和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饮酒诗:两位诗人都通过饮酒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但李白更多表现洒脱与豪放,而苏轼则更显沉思与感慨。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