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咏水_花)》
时间: 2025-01-07 18:16: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妆浓未试芙蓉脸。
却扇凉犹浅。
粉轻红袅一生娇。
风外细香时伴湿云飘。
双飞属玉来还去。
谁识幽闲趣。
莫教疏雨黄昏。
已是不禁秋色怕销魂。
白话文翻译:
这位美丽的女子,浓妆尚未施展,犹如未曾盛开的芙蓉花。她轻轻扇动着扇子,似乎还未感受到清凉。轻薄的粉妆和红色的裙子,展现出她一生的娇美。微风中,淡淡的花香飘荡,伴随着湿润的云朵。两只飞来的白玉般的蝴蝶,时而停留,时而离去,谁能理解这份幽静的情趣呢?不要让稀疏的秋雨在黄昏时分来打扰,已然让人心中惧怕这秋色的凋零与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妆浓:浓妆,形容女子打扮得很美丽。
- 芙蓉脸:形容女子的脸美丽如芙蓉花。
- 扇凉:用扇子扇风以求凉爽。
- 粉轻红袅:形容轻薄的妆容和飘逸的衣裙。
- 属玉:指蝴蝶,形容它们洁白如玉。
- 幽闲趣:幽静而闲适的趣味。
- 疏雨:稀疏的秋雨。
- 销魂:形容情感深沉,心灵受到打动。
典故解析:
“芙蓉”常用以比喻美女,源于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蝴蝶象征着美丽与灵动,常在古诗中出现,与女子的美丽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鎡(生卒年不详),字君实,号逸云,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与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细腻优雅,能够传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虞美人(咏水花)》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对自然美与人情美的追求,诗人借助水花的意象,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秋天即将来临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咏水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内心的情感,展现了浓烈的秋意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人运用“妆浓未试芙蓉脸”开篇,生动地勾勒出女子的形象,仿佛让人看到了她未施粉黛的清纯。随后的“却扇凉犹浅”则暗示着她的柔弱与无辜,给人一种怜惜之感。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讲究,诸如“粉轻红袅”、“双飞属玉”等,皆流露出一种优雅而又娴静的气质。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秋雨的感慨,“莫教疏雨黄昏”表现了对即将来临的秋天的无奈与惧怕,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整体上,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情怀,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妆浓未试芙蓉脸:女子虽妆容浓厚,但还未真正施展,暗示她的美在于天然。
- 却扇凉犹浅:她轻扇扇子,似乎还未完全感受到凉意,流露出一种怯弱。
- 粉轻红袅一生娇:轻薄的妆容和红裙相映成趣,展现出她一生的娇美。
- 风外细香时伴湿云飘:微风中,花香伴随湿润的云朵飘散,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双飞属玉来还去:两只洁白如玉的蝴蝶飞来飞去,象征着美丽与自由的灵动。
- 谁识幽闲趣:谁能理解这种幽静而闲适的乐趣?
- 莫教疏雨黄昏:不要让稀疏的秋雨在黄昏时分打扰这份美好。
- 已是不禁秋色怕销魂:已然让人感到秋色的凋零令人心痛,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芙蓉脸”,将女子与花相提并论,突显其美丽。
- 拟人:花香随风飘荡,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双飞属玉来还去”,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和对即将来临的秋天的惆怅,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美丽、纯洁的女子。
- 扇子:象征清凉与轻盈。
- 蝴蝶:象征灵动与自由。
- 秋雨:象征凋零与忧伤,预示着美好事物的失去。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感伤的图景,传达出浓厚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妆浓未试芙蓉脸”中的“芙蓉”指代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妆容
C. 一位女子的美丽
D. 一种气候 -
填空题:诗中“莫教疏雨黄昏”表达了对____的惧怕。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女子是一个内敛而温柔的人物。 (对/错)
答案:
- C
- 秋色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梦江南》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也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更强调内心的情感波动,而张鎡则通过自然意象渲染气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这些参考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了解宋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