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初秋)》

时间: 2025-01-07 18:30:28

凄风吹露湿银床。

凉月到西厢。

蛩声未苦,桐阴先瘦,愁与更长。

起来没个人僽采,枕上越思量。

眼儿业重,假饶略睡,又且何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儿媚(初秋)
作者: 张鎡 〔宋代〕

凄风吹露湿银床。
凉月到西厢。
蛩声未苦,桐阴先瘦,
愁与更长。
起来没个人僽采,
枕上越思量。
眼儿业重,
假饶略睡,又且何妨。

白话文翻译:

秋风凄凉,露珠湿润了银色的床榻。
凉爽的月光照射到西厢房。
蟋蟀的鸣声虽未显得苦楚,但梧桐树荫已开始瘦弱,
愁绪愈发漫长。
起身后没有人来采摘,
在枕上越发思念。
眼皮似乎沉重,
即使稍微打个盹,又有什么妨碍呢?

注释:

  • 凄风:萧瑟的风,形容秋季的风寒冷而悲哀。
  • 银床:比喻床榻,意指清冷的环境。
  • 凉月:指清凉的月光,营造出秋夜的静谧。
  • 蛩声:蟋蟀的声音,秋夜常听到的鸣叫。
  • 桐阴:梧桐树的阴影,此处暗示秋天的萧条。
  • 眼儿业重:眼睛感到沉重,形容困倦或思虑过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鎡,字伯阳,号山人,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眼儿媚(初秋)》创作于宋代初秋之际,正值气候渐凉,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故人思念的感慨。

诗歌鉴赏:

《眼儿媚(初秋)》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秋的萧瑟与愁绪。开篇便以“凄风吹露湿银床”引入,既描绘了秋天的寒冷与湿润,又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的“凉月到西厢”,月光的清冷与西厢的静谧交织,形成一幅宁静而略显凄凉的画面。

“蛩声未苦,桐阴先瘦”,蟋蟀的鸣叫声渗透着秋的静谧,但同时“桐阴”的瘦弱又暗示着生命的衰退。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的愁绪愈加明显。“起来没个人僽采”,隐喻孤独感的加深,思念之情愈发显现。最后一句“眼儿业重,假饶略睡,又且何妨”,则体现了诗人对思念的无奈和接受。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对秋天的感受,又充满了对过往人事的思索和怀念,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凄风吹露湿银床:秋风带着凄凉感,露珠湿润了床榻,暗示着冷清和孤独。
  2. 凉月到西厢:凉爽的月光照射到西厢,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蛩声未苦,桐阴先瘦:蟋蟀的鸣叫并不显得痛苦,但梧桐树的阴影已显得瘦弱,暗示秋天的萧条。
  4. 愁与更长:愁绪似乎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加深。
  5. 起来没个人僽采:起身后发现周围无人,愈加感到孤独。
  6. 枕上越思量:在枕上反复思念,心绪难以平静。
  7. 眼儿业重:眼皮沉重,暗示困倦与思虑。
  8. 假饶略睡,又且何妨:即使稍微打个盹又有什么关系,表达一种无奈和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床榻比喻为“银床”,强调清冷和孤独。
  • 拟人:用“蛩声未苦”赋予蟋蟀情感,增强了秋夜的氛围。
  • 对仗:如“凉月”与“桐阴”,形成音节和意象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与思念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深邃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 露珠:暗示着清冷和孤独。
  • 凉月:象征清冷与思索。
  • 蟋蟀:秋天的象征,寄托思念与忧伤。
  • 桐阴:象征生命的衰退和季节的更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凄风吹露湿银床”中的“银床”指的是什么?

    • A) 银色的床
    • B) 清冷的床榻
    • C) 一种名贵的床
    • D) 一个梦境
  2. 诗人通过“蛩声未苦,桐阴先瘦”表达了什么?

    • A) 秋天的美丽
    • B) 生命的衰退
    • C) 幸福的回忆
    • D) 冬天的来临
  3. 诗中最后一句“假饶略睡,又且何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不在乎
    • B) 疲惫
    • C) 高兴
    • D) 期待

答案:

  1. B) 清冷的床榻
  2. B) 生命的衰退
  3. A) 不在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在月夜中思念兄弟的情感。
  • 《静夜思》:李白在静夜中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1. 张鎡与李白:同样表达对时光与思念的感慨,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而张鎡则显得细腻和婉约。
  2. 张鎡与杜甫:杜甫的诗多关注社会现实,而张鎡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选》:收录了大量宋代词人的作品,便于比较与学习。
  • 《古诗词鉴赏》:提供了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