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时间: 2025-01-19 19:53:11意思解释
水龙吟
作者: 张鎡〔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余曰人间虚幻,子能毕辞荣宠,清净寡欲,当享万寿。惊觉,因赋此词,乙丑冬十二月也这番真个休休,梦中深谢仙翁教。浮生幻境,向来识破,那堪又老。苦我身心,顺他眼耳,思量颠倒。许多时打,鲇鱼上竹,被人弄知多少。解放微官系缚,似笼槛猿归林草。云山有约,儿孙无债,为谁烦恼。自古高贤,急流勇退,直须闻早。把忧煎换取,长伸脚睡,大开口笑。
白话文翻译
我说人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你能放下所有的荣华富贵,清净寡欲,自然可以享受长寿。惊醒后,我写下这首词,时值乙丑年的冬天十二月。这次真是彻底的休息,梦中深深感谢仙翁的教诲。浮生如梦,以前就已看透,但如今又老了。苦恼我的身心,随他人的眼耳,思虑反而颠倒。曾几何时,像鲇鱼上竹,被人知道了多少。解放微官的束缚,就像笼中的猿猴终于回归林草。云山有约,儿孙无债,为何还要烦恼呢?自古以来,贤人都是勇于急流勇退,应该早早听从。把忧愁换成轻松,长长地伸腿睡觉,大声地笑出来。
注释
- 虚幻: 指世事的虚假、无常。
- 荣宠: 荣华富贵,受人宠爱。
- 清净寡欲: 心境清净,欲望很少。
- 仙翁: 传说中的仙人,象征长寿与智慧。
- 急流勇退: 指贤士在困境或盛名之时选择退出,显示其高风亮节。
典故解析
- 鲇鱼上竹: 可能暗指不合时宜或被人识破的尴尬情境。
- 云山有约: 传递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向往。
- 自古高贤: 引用古代贤者的智慧,表达对人生哲学的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鎡,字宗之,号元白,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月,表达对浮生的感悟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世事的洞察与内心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龙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作者张鎡通过对“虚幻”的思考,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诗中对荣华富贵的放下,体现了对物质世界的超脱。通过对“清净寡欲”的推崇,作者展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在诗中,作者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深思。尤其是“浮生幻境,向来识破”的句子,突出了一种对生活的领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接受。作者用“云山有约,儿孙无债”来描绘理想的生活状态,强调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中,张鎡运用丰富的意象与修辞手法,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的最后以“长伸脚睡,大开口笑”作为结尾,给人一种豁达、洒脱的感觉,仿佛在告诫世人,无论生活多么繁杂,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余曰人间虚幻”:开篇直接点明主题,人生如梦,虚幻不实。
- “子能毕辞荣宠”:提问对方是否能放下名利,显得引人深思。
- “清净寡欲,当享万寿”:强调内心的满足与安宁。
- “惊觉,因赋此词”:从梦中醒来,感慨良多,开始写词。
- “浮生幻境,向来识破”:反映作者对人生无常的认知。
- “苦我身心,顺他眼耳”:苦恼于他人的看法,显示内心的挣扎。
-
修辞手法:
- 比喻: “浮生幻境”比喻人生的短暂与虚无。
- 对仗: “云山有约,儿孙无债”使用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倡导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对人生的理解与接受。
意象分析
- 浮生: 代表人生,强调其短暂与虚幻。
- 云山: 象征着理想与自然,体现一种向往的生活状态。
- 儿孙无债: 代表着对家庭的满足与无忧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净寡欲”主要强调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内心的宁静
C. 对名利的渴望 -
“云山有约,儿孙无债”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理想? A. 追求名利
B. 享受简单生活
C. 忙于应酬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人生哲理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比较张鎡与李白的作品,两者都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激情,而张鎡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提供了丰富的宋代词人作品。
- 《古诗词鉴赏》:深入解析古代诗词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