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夕雨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独夜初传漏,空斋半掩扉。
候虫灯下语,水鸟雨中归。
客舍愁弹剑,京尘怯化衣。
故人招隐意,字字莫相违。
白话文翻译:
在静谧的夜晚,刚刚传来报时的鼓声,空旷的书房半掩着门。
在虫鸣和灯光下,低声交谈,听着雨中归来的水鸟。
在客舍里,愁苦得想要弹剑,京城的尘埃让人心生畏惧。
老朋友邀请我隐居的心意,字字句句都让我倍感珍惜。
注释:
- 独夜: 独自一人在夜里。
- 传漏: 指报时的漏声。
- 空斋: 空旷的书房。
- 候虫: 候虫指虫鸣。
- 水鸟: 指水边的鸟类。
- 愁弹剑: 愁苦得想要弹奏剑器。
- 京尘: 指京城的尘埃,象征繁华与浮躁。
- 招隐意: 朋友邀请隐居的意愿。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表达了隐居志向与对喧嚣生活的厌倦,这在古诗中常见。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常以隐居自处寄托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复兴,诗歌多反映其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之时,诗人感受到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矛盾,故而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感慨。
诗歌鉴赏:
《夕雨》表现了作者在孤独夜晚的沉思与愁苦。首句“独夜初传漏”,点明时间的静谧,接着描绘书房的空旷,既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又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思考。接下来的“候虫灯下语”描绘了虫鸣和灯光下的低声交谈,表现了人们在宁静夜晚的微妙情感。雨中归来的水鸟,象征着自然的归宿感,与人心的归属相互映衬。
“客舍愁弹剑”则折射出陆游内心的矛盾,虽有弹剑的豪情,但因“京尘怯化衣”,表现出对繁华与浮躁生活的抵触与恐惧。最后的“故人招隐意”,则让人感受到对旧友情谊的珍视与向往,表达了一种渴望隐居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孤独时刻的内心波澜,引人深思,促使读者反思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夜初传漏: 在寂静的夜里,时光悄然流逝,报时的漏声传入耳中。
- 空斋半掩扉: 书房空旷,门半掩着,象征着一种封闭与内省。
- 候虫灯下语: 在虫鸣声中,灯光下进行低声的交流,表现一幅静谧的夜景。
- 水鸟雨中归: 雨中归来的水鸟,象征着归属与安宁。
- 客舍愁弹剑: 在客舍中,愁苦得想要弹剑,映射出心中无奈的情绪。
- 京尘怯化衣: 对京城的繁华与浮躁产生了恐惧与抵触。
- 故人招隐意: 老朋友邀请隐居的意图,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字字莫相违: 每一句话都体现了对隐居的渴望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 “水鸟雨中归”比喻对归属的向往。
- 拟人: “候虫灯下语”赋予虫鸣以人类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夜雨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世俗的抵触,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陆游一生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 象征孤独与沉思。
- 虫鸣: 代表自然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
- 雨: 体现了忧愁与柔情。
- 水鸟: 归属感的象征。
- 剑: 代表理想与抱负。
- 故人: 友情的象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独夜”指的是什么? A. 独自在白天
B. 独自在夜晚
C. 与朋友一起
D. 在热闹的地方 -
“京尘”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干净
B. 繁华与浮躁
C. 宁静
D. 乡村 -
诗中提到的“故人招隐意”表达了什么? A. 朋友的邀请
B.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C. 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D. 对战斗的渴望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中同样体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更加强调亲情的思念,而《夕雨》则侧重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然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