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
时间: 2025-01-17 09:16: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
捣蘖潢剡藤,辛苦补散亡。
且作短檠伴,未暇名山藏。
故家借签帙,旧友饷朱黄。
皇坟探八索,奇字穷三苍。
储积山崇崇,探求海茫茫。
一笑语儿子此是却老方。
白话文翻译
书生的习气很重,见到书本就乐得发狂。
捣制蘖和剡藤,辛苦补救那些散失的书籍。
暂且做个短檠相伴,没时间去名山藏身。
故乡的朋友借给我书签和书帙,旧友们送来朱色和黄色的书信。
我探寻皇帝的坟茔,奇怪的字迹穷尽了三苍。
储存的书籍高耸如山,探求的海洋浩瀚无边。
我笑着对儿子说,这样的生活真是老了的方式。
注释
- 书生习气:书生的气质或习惯,指对书本的热爱。
- 捣蘖潢剡藤:捣制蘖和剡藤的书籍,形容费力地修补书籍。
- 短檠:短小的灯具,指夜晚读书时的陪伴。
- 故家:指故乡或旧居。
- 签帙:书签和书帙,书籍的装帧。
- 皇坟:皇帝的墓地。
- 三苍:古代宇宙观中的苍天、苍穹,表示广阔的意思。
- 储积山崇崇:形容书籍如山般堆积。
- 海茫茫:形容知识的浩瀚如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爱国主义的表达,作品广泛,风格多样,尤其以诗歌最为人所称道。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个人的抱负与国家的命运,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现实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战乱频繁。陆游虽身处乱世,但仍然心系国家,时常通过书籍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诗中表现了他对书籍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他在知识与生活之间的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示了书生对书籍的热爱与追寻的无奈。开头部分表现出书生面对书本时的狂喜,展现出他对知识的渴求。同时,通过“捣蘖潢剡藤”的辛苦描写,表达了对散失书籍的惋惜,也暗示了时代对文人精神的压迫。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暂且依靠短小的灯具读书,暗示了他生活的局限与对名山的向往,体现了他心中未竟的理想。
“故家借签帙,旧友饷朱黄”一句中,书信的颜色象征着友谊与关怀。陆游通过对故友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孤独的反思。而在后半部分,诗人用“皇坟探八索,奇字穷三苍”描绘了他对历史的探求,显示了他对人类知识的渴望与执着。
最后一句“一笑语儿子此是却老方”,不仅是对自己老了的自嘲,也是对后辈的劝诫。诗中反复提及的书籍,既是知识的象征,也是诗人一生追求精神的体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书生很重视书籍,看到书就像得到了无比的快乐,表现了对学习的热情。
- 捣蘖潢剡藤,辛苦补散亡:通过努力修补书籍,表现出对知识的珍惜与追求。
- 且作短檠伴,未暇名山藏:即使生活忙碌,也要抽出时间来读书,表达了对知识的执着。
- 故家借签帙,旧友饷朱黄:从故乡的朋友那里借书,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 皇坟探八索,奇字穷三苍:探求历史的知识,表现出对过去的追溯与思考。
- 储积山崇崇,探求海茫茫:积累的知识如山般高,探索的知识如海般广阔。
- 一笑语儿子此是却老方:以幽默的方式对后代传递生活的智慧。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和谐。
- 比喻:通过“书籍如山”与“知识如海”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知识的丰富与深邃。
- 拟人:将书籍和知识赋予人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表现了即使在生活的艰辛与时代的困扰中,书生依然坚持追求知识与理想的精神。通过对书籍的修补与珍惜,诗人展现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 书籍:象征着知识与智慧,是诗人精神生活的寄托。
- 灯具:象征着读书的陪伴与夜晚的孤独,反映出书生的生活状态。
- 故乡:代表着诗人心灵的归属与温暖,体现出人际关系的珍贵。
- 海与山:象征着知识的浩瀚与深邃,表现出探索的无止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陆游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诗中提到的“短檠”指的是什么?
- A. 书籍
- B. 灯具
- C. 笔墨
- 诗人对书籍的态度是?
- A. 不感兴趣
- B. 热爱与珍惜
- C. 只是为了应付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陆游《抄书》与王维《终南山》: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陆游偏重对文化的热爱,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