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没蒲芽尚有梢,风吹屋角半无茅。
急滩未到先闻浪,枯树遥看只见巢。
白话文翻译:
水面已经淹没了蒲芽,只有细长的梢头露在水面;
风吹到屋角,屋顶的茅草已经有一半被吹掉。
急流的滩涂还没到,远处就已经听见海浪的声音;
在远处的枯树上,只能看到鸟巢而看不到鸟儿。
注释:
- 蒲芽:即蒲草的嫩芽,常生长在水边。
- 茅:茅草,屋顶的材料之一。
- 急滩:指急流的水滩,常用来形容水流湍急的地方。
- 巢:鸟巢,这里暗指枯树上鸟儿的栖息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其诗风清新自然,形式多样,常用生活中的细节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雄,正值春季二月,诗人可能在行舟途中,目睹了水乡的景色,感受到春水上涨带来的变化,抒发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二月二十三日南雄解舟二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情趣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春水上涨带来的变化与冲击。开头两句以“水没蒲芽尚有梢,风吹屋角半无茅”描绘了春天的水位上升,水面淹没了蒲草的嫩芽,唯有少许的梢头露出水面,显示出水势的汹涌。接着“急滩未到先闻浪”一句则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远处的水流声,暗示着即将到来的激流,进一步增强了动态感。
最后一句“枯树遥看只见巢”则以一种静谧的景象结束,枯树上隐隐可见的鸟巢,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出春水的变化与自然的生机,既有动感又不失宁静,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水没蒲芽尚有梢:描绘水位上涨,蒲芽被淹没,只剩下细长的梢头,暗示春水的力量和变化。
- 风吹屋角半无茅:风的强劲使屋顶的茅草被吹落一半,表现出自然力量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 急滩未到先闻浪:虽然尚未到达急流的地方,但已能听见水浪的声音,传达了变化的前兆和紧迫感。
- 枯树遥看只见巢:在远处的枯树上,只能看到鸟巢,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存在。
-
修辞手法: 使用了对比(水与风的力量、自然与人居环境)、意象(水、蒲芽、风、巢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层次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延续,通过对春水上涨的描写,反映出生命的无常与希望的存在。
意象分析:
- 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蒲芽:代表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 风:象征自然的力量与无情。
- 巢:暗示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蒲芽”象征什么? A. 生命的顽强
B. 人的脆弱
C. 自然的无情
D. 以上都是 -
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什么场景? A. 风和雨
B. 水位上涨
C. 鸟儿飞翔
D. 人们行舟
答案: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作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自然的美,但杨万里侧重于动态的变化,而王维则更注重静谧的氛围与内心的感受。两者在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杨万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