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怀古三首 其一 延陵季子》

时间: 2024-12-29 18:51:32

荆之溪兮澹以幽,惠之山兮云侔。

思君子兮不见,莽草树兮脩脩。

面句吴兮东而坐,背朱方兮北卧。

齐楚岂不强而大兮吾王以妥。

贤于国其无裨兮,不曰季子存而吴贺。

彼懵者之躗言兮,谓兆亡于让王。

弗丕承于考心兮,用永五湖之与三江。

祀太伯其忽诸兮,顾袭誉于子臧。

曾不知民无让而不立兮,自古皆有亡。

诹屺岵与锄箕兮,畴莫知其重轻。

若千乘暨箪豆兮,絜丰约而则明。

迨躬逢而利怵兮,亦几何而靡争。

谓吾札之不懿兮,札亦恬受而茹声。

思复思兮君子,乾坤毁而日月息兮,则君子之亦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延陵怀古三首 其一 延陵季子
荆之溪兮澹以幽,惠之山兮云侔。
思君子兮不见,莽草树兮脩脩。
面句吴兮东而坐,背朱方兮北卧。
齐楚岂不强而大兮吾王以妥。
贤于国其无裨兮,不曰季子存而吴贺。
彼懵者之躗言兮,谓兆亡于让王。
弗丕承于考心兮,用永五湖之与三江。
祀太伯其忽诸兮,顾袭誉于子臧。
曾不知民无让而不立兮,自古皆有亡。
诹屺岵与锄箕兮,畴莫知其重轻。
若千乘暨箪豆兮,絜丰约而则明。
迨躬逢而利怵兮,亦几何而靡争。
谓吾札之不懿兮,札亦恬受而茹声。
思复思兮君子,乾坤毁而日月息兮,则君子之亦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延陵季子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思念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中提到荆溪的幽静与惠山的云雾,抒发了对君子的思念之情。他坐在东边,背对北方,反思齐楚的强大和自己的王国的妥协。诗人感叹贤者的存在在国家里并无益处,而季子的存在也未能为吴国带来荣耀。诗中提到那些愚昧之人的言论,认为王朝的衰亡是因为让位的原因。诗的后半部分探讨了权力与民生的关系,强调历史的教训。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君子的深切思念,认为即使天地毁灭,君子也将随之而逝。

注释

  • 荆之溪:指荆州的溪水。
  • 惠之山:指惠山,意指景色幽美的地方。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莽草树:指生长茂盛的草木。
  • 齐楚:指齐国与楚国,历史上强大的诸侯国。
  • 季子:指季札,春秋时期的名士,以德行著称。
  • 太伯:指吴国的开国君主,因其让位给弟弟而被称颂。
  • 千乘:古代对车马数量的计量,象征国家的富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的思考和感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延陵怀古三首》是在杨万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中创作而成,尤其是对季子的怀念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结合历史人物的追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荆溪的清幽与惠山的云雾,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思绪。这种自然的描写不仅为诗歌增添了美感,也为后文的情感表达提供了背景。

诗中对季子的思念表达了一种对高尚人格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君子的思考,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的失望与无奈。特别是对齐楚强大的反思,以及对贤者季子的怀念,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尖锐批评。

此外,诗中提到的“民无让而不立”更是道出了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历史教训的深邃与复杂。整首诗情感真挚,思考深邃,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杨万里的诗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荆之溪兮澹以幽:描绘荆州溪水的宁静与幽深,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惠之山兮云侔:惠山的云雾与溪水相映成趣,进一步衬托出自然之美。
  • 思君子兮不见:表达对君子的思念,但却无法相见。
  • 莽草树兮脩脩:生长茂盛的草木,象征着生命的蓬勃。
  • 面句吴兮东而坐:诗人坐在东面,思考吴国的历史。
  • 背朱方兮北卧:背对北方,暗示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
  • 齐楚岂不强而大兮吾王以妥:反思齐楚的强大,而自己的王国却选择妥协。
  • 贤于国其无裨兮:即使有贤者在国中,也不能带来实质的帮助。
  • 不曰季子存而吴贺:即使季子存在,也未能为吴国带来荣誉。
  • 彼懵者之躗言兮:批评那些愚昧的人们的言论。
  • 谓兆亡于让王:认为王朝的衰亡是因为让位。
  • 弗丕承于考心兮:否定传承于先王的思想。
  • 用永五湖之与三江:提到五湖与三江,象征着历史的深远。
  • 祀太伯其忽诸兮:祭祀太伯,暗示对传统的忽视。
  • 顾袭誉于子臧:提到季子的荣誉,反映对历史的追思。
  • 曾不知民无让而不立兮:指出民众不愿意让步,会导致国家不立。
  • 自古皆有亡:古往今来,国家的衰亡是常态。
  • 诹屺岵与锄箕兮:提到刨土与耕作,象征着人们的辛劳。
  • 畴莫知其重轻:没有人能判断其轻重。
  • 若千乘暨箪豆兮:提到国家的富裕与贫困。
  • 絜丰约而则明:强调节俭与丰盈的关系。
  • 迨躬逢而利怵兮:即使得到了利益,也要警惕。
  • 亦几何而靡争:反映出争斗的无意义。
  • 谓吾札之不懿兮:即使有不名誉的事情,也要心安理得。
  • 札亦恬受而茹声:安静地接受现实。
  • 思复思兮君子:再次思念君子。
  • 乾坤毁而日月息兮则君子之亦死:即使天地毁灭,君子也将随之而逝,这是一种对高尚人格的无奈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情感,如“荆之溪兮澹以幽”。
  • 对仗:诗中常常运用对仗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工整。
  • 排比:通过一系列对称的句子,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对时局的思考,以及对贤者与民众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对季子的追思,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失望,对历史教训的警惕,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着清澈与宁静,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山云:象征着高远与渺小,表现对历史的敬仰。
  • 君子:象征着品德与理想,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荆之溪”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荆州
    • B. 江南
    • C. 长安
    • D. 洛阳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齐楚”是指____两个诸侯国。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季子对吴国的影响是积极的。

答案

  1. A. 荆州
  2. 齐国和楚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以其对国家和理想的追求,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 《静夜思》:李白通过对月亮的思考,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的情感相呼应。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杜甫:两位诗人在历史思考上的不同,杨万里更倾向于个体的情感表达,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的整体状况。
  • 同主题的对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出对人生与历史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万里年谱》

相关诗句

荆之溪兮澹以幽,惠之山兮云侔。下一句是什么

思君子兮不见,莽草树兮脩脩。上一句是什么

思君子兮不见,莽草树兮脩脩。下一句是什么

面句吴兮东而坐,背朱方兮北卧。上一句是什么

面句吴兮东而坐,背朱方兮北卧。下一句是什么

齐楚岂不强而大兮吾王以妥。上一句是什么

齐楚岂不强而大兮吾王以妥。下一句是什么

贤于国其无裨兮,不曰季子存而吴贺。上一句是什么

贤于国其无裨兮,不曰季子存而吴贺。下一句是什么

彼懵者之躗言兮,谓兆亡于让王。上一句是什么

彼懵者之躗言兮,谓兆亡于让王。下一句是什么

弗丕承于考心兮,用永五湖之与三江。上一句是什么

弗丕承于考心兮,用永五湖之与三江。下一句是什么

祀太伯其忽诸兮,顾袭誉于子臧。上一句是什么

祀太伯其忽诸兮,顾袭誉于子臧。下一句是什么

曾不知民无让而不立兮,自古皆有亡。上一句是什么

曾不知民无让而不立兮,自古皆有亡。下一句是什么

诹屺岵与锄箕兮,畴莫知其重轻。上一句是什么

荆之溪兮澹以幽,下一句是什么

惠之山兮云侔。上一句是什么

惠之山兮云侔。下一句是什么

思君子兮不见,上一句是什么

思君子兮不见,下一句是什么

莽草树兮脩脩。上一句是什么

莽草树兮脩脩。下一句是什么

面句吴兮东而坐,上一句是什么

面句吴兮东而坐,下一句是什么

背朱方兮北卧。上一句是什么

背朱方兮北卧。下一句是什么

齐楚岂不强而大兮吾王以妥。上一句是什么

齐楚岂不强而大兮吾王以妥。下一句是什么

贤于国其无裨兮,上一句是什么

贤于国其无裨兮,下一句是什么

不曰季子存而吴贺。上一句是什么

不曰季子存而吴贺。下一句是什么

彼懵者之躗言兮,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