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秋怀》
时间: 2025-01-01 14:24: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细雨蘋丝叶叶秋。山自悠悠。水自悠悠。寒灯几点笛声幽。不是渔舟。便是菱舟。病客天涯悔浪游。花也增愁。月也增愁。双鱼寂寞泪长流。身在江楼。梦在妆楼。
白话文翻译:
细细的秋雨飘洒在水草摇曳的叶子上,山水都显得悠然自得。寒冷的灯光下,传来几声幽幽的笛声。耳边不是渔船的划水声,而是菱角舟的轻声荡漾。身为病客,漂泊天涯,内心对往日的游荡感到悔恨。花儿也愈发增添我的愁苦,明月也愈发加深我的忧愁。两条寂寞的鱼儿,泪水长流。此时我身在江楼,心却在梦中的妆楼。
注释:
- 蘋丝:指水草,象征着秋天的萧瑟。
- 悠悠:形容自然的悠然自得,给人一种轻松的感受。
- 寒灯:形容灯光昏暗,透出一丝寒意,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菱舟:特指用来采菱的船,和渔舟形成对比。
- 病客:生病的旅人,暗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 妆楼:指的是装饰精美的楼阁,象征着理想与梦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俞,清代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内心孤独,故而借景抒情,表达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一剪梅 秋怀》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雨、寒灯、笛声等意象,渲染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开篇的“细雨蘋丝叶叶秋”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秋天的场景,雨丝轻轻拂过水草,勾勒出一种静谧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山自悠悠,水自悠悠”表达了自然的恬淡与自在,仿佛与人世间的烦扰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诗的推进,情感逐渐加深。诗人自述“病客天涯悔浪游”,不仅是对自身身世的感慨,也是对人生选择的反思。此时,花和月的意象登场,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愁苦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最后一句“身在江楼,梦在妆楼”,将梦境与现实的矛盾推向高潮,既表露出对理想的追求,又映衬出现实的无奈,令人深思。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与思乡中的深刻感受,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雨蘋丝叶叶秋:描绘秋天的细雨洒落在水草上,呈现出一种萧瑟的景象。
- 山自悠悠:山的轮廓在秋日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悠然。
- 水自悠悠:水面波光粼粼,自然流淌,传达出一种宁静。
- 寒灯几点笛声幽:在寒冷的灯光下,几声笛声显得孤寂而幽远。
- 不是渔舟,便是菱舟:暗示生活的琐碎与困扰,渔舟和菱舟的对比象征着不同的生活选择。
- 病客天涯悔浪游:身为病客,回首往昔的游荡,内心充满悔恨。
- 花也增愁,月也增愁:花和月都在增添诗人的忧愁,反映出心境的愁苦。
- 双鱼寂寞泪长流:两条寂寞的鱼儿流泪,象征着孤独和无奈。
- 身在江楼:身处江边的楼阁,描绘出诗人的现实。
- 梦在妆楼:梦中的妆楼象征着理想与追求,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和“月”比作愁苦的源头,赋予它们情感。
- 拟人:鱼儿流泪,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山自悠悠,水自悠悠,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着秋天的凄凉与愁苦。
- 寒灯:代表孤独与冷清的环境。
- 笛声:引发思绪,唤起对往事的回忆。
- 江楼与妆楼:象征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表现出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细雨蘋丝叶叶秋”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色?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人提到的“病客”,主要表现了什么心理状态?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兴奋
-
“身在江楼,梦在妆楼”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 A. 身处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 B. 对江楼的喜爱
- C. 对妆楼的怀念
-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浪淘沙》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秋天的思考与内心的孤独,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纳兰性德《浪淘沙》:与《一剪梅 秋怀》相比,更加注重对往事的回忆与怀念,情感基调较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