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时间: 2025-01-19 16:44: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姝媚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吹笙池上道。为王孙重来,旋生芳草。水石清寒,过半春犹自,燕沈莺悄。樨柳阑干,晴荡漾禁烟残照。往事依然,争忍重听,怨红凄调。曲榭方亭初扫。印藓迹双鸳,记穿林窈。顿隔年华,似梦回花上,露晞平晓。恨遂孤鸿,客又去清明还到。便鞚墙头归骑,青梅已老。
白话文翻译:
在池塘边吹着笙,王孙又回来了,芳草又重新生长。水面和石头透着寒意,春天已过去一半,燕子沉落,黄莺寂静。樨树和柳树在栏杆旁,阳光洒在烟雾残照中荡漾。往事依旧,怎忍心再听那悲怆的红调。曲榭和亭子刚刚打扫过,留下双鸳鸯的足迹,记得它们穿过幽深的树林。时间似乎隔了一年,仿佛梦回到花上,露水在清晨的平晓中渐渐干去。恨只恨孤鸿,客人又在清明时节离去。于是我策马归来,青梅树已老去。
注释:
- 吹笙:吹奏笙乐器,象征悠扬的音乐。
- 王孙:指贵族子弟,或特指某位王孙。
- 芳草:指春天新生的花草。
- 燕沈莺悄:燕子沉落,黄莺静默,描绘春日的宁静。
- 樨柳:指樨树和柳树,常用来表现春天的景色。
- 怨红凄调:指忧伤的曲调,可能与爱情相关。
- 印藓迹双鸳:鸳鸯留下的足迹,象征爱情的美好。
- 青梅已老:青梅树已老,暗指时光流逝,青春不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汝和,号云峰,宋代词人,尤以婉约词著称。他的词风细腻、优美,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感受到青春的流逝和爱情的遗憾。
诗歌鉴赏:
《三姝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开头的“吹笙池上道”便营造了一个清幽的环境,音乐和自然交织在一起,令人陶醉。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水石清寒,春天已过半,燕子与黄莺的沉默更增添了一种惆怅的氛围。樨柳阑干在阳光和烟雾中摇曳,往事仿佛浮现,诗人不禁回忆起那些怨红凄调,情感波动强烈。
随着诗歌的发展,时间的流逝成为主要主题。诗人通过“顿隔年华”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仿佛梦回花上,清晨的露水似乎在提醒着他青春的短暂。最后,孤鸿的恨意与归骑的无奈让人感受到一种失落感,青梅已老则更是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整首词以自然景象寄托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青春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意境深远,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吹笙池上道:描绘了一幅音乐与自然交融的图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为王孙重来,旋生芳草:王孙的回归象征着过去美好的时光再次浮现。
- 水石清寒,过半春犹自,燕沈莺悄:春天已过一半,环境的清寒与鸟儿的沉默暗示着一种失落。
- 樨柳阑干,晴荡漾禁烟残照:自然景物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短暂。
- 往事依然,争忍重听,怨红凄调:对过去的难以释怀与对美好回忆的惋惜。
- 曲榭方亭初扫:初扫的亭子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
- 印藓迹双鸳,记穿林窈:双鸳鸯的足迹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珍贵。
- 顿隔年华,似梦回花上: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梦幻般的失落。
- 恨遂孤鸿,客又去清明还到:孤独的心情与客人离去的无奈。
- 便鞚墙头归骑,青梅已老:青春已逝,青梅树的老去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以“孤鸿”比喻孤独的心情,增加情感的深度。
- 拟人:通过“燕沈莺悄”赋予小鸟以情感,使景物更具生机。
- 对仗:如“曲榭方亭初扫”,“印藓迹双鸳”形成对比,增强了词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青春与爱情的怀念,深刻反映了人在时光流逝中的孤独与惋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笙:象征着音乐与美好回忆。
- 芳草:代表春天与生命的希望。
- 燕子与黄莺:象征着青春与爱情的美好,但也反映出孤独与沉寂。
- 樨柳:春天的象征,传达出自然之美。
- 双鸳鸯:代表着爱情的忠贞与美好。
- 青梅:象征着青春的逝去与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三姝媚》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吴文英
D. 白居易 -
诗中的“孤鸿”象征什么?
A. 寂寞
B. 快乐
C. 自由
D. 友情 -
诗中提到的“青梅”主要象征着?
A. 友情
B. 青春的流逝
C. 自然美
D. 悲伤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情感的细腻。
- 苏轼《水调歌头》:对人生与时光的思考,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三姝媚》与《如梦令》:两首词都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但《三姝媚》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如梦令》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直白。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吴文英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