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

时间: 2024-12-29 19:15:07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城鼓动兰釭灺,
睡也还醒,醉也还醒,
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
欢也零星,悲也零星,
都作连江点点萍。

白话文翻译:

在高城上,鼓声震动着兰色的灯光,
无论是睡着还是醒着,喝醉还是清醒,
忽然听见孤独的鸿雁叫了几声。
人生就像风中的浮絮,
快乐的时光零星点点,悲伤的瞬间也是零星点点,
都像是在连绵的江水中漂浮的萍草。

注释:

  • 高城:指高大的城墙,象征着高处的孤独和远离。
  • 兰釭灺:指兰色的灯光,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
  • 孤鸿:孤单的鸿雁,象征着离别和孤独的情感。
  • 风前絮:比喻人生的短暂和飘忽不定。
  • 连江点点萍:指江面上漂浮的萍草,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漂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国维(1877-1927),字浩然,号静安,晚号观堂。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文艺理论家。他生活在变革的时代,深受西方文学与哲学的影响,作品中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国维的晚年,正值其思考人生与艺术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孤独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是一首情感丰富且意境深远的词作。开篇以“高城鼓动兰釭灺”引入,描绘出一个高耸而又孤寂的背景,令人感受到一种隔离与寂静。接下来的“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则展现了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仿佛即使在梦中也无法逃避现实的孤独。

“忽听孤鸿三两声”让人联想到孤独的声音,鸿雁的叫声不仅增添了诗句的音韵美,还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随后的“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人生如同风中飘絮,脆弱而短暂,快乐与悲伤都如同江水中的浮萍,难以把握,随波逐流。

整首词在情感上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孤独的深刻思索,展现了王国维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艺术表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共鸣,也能引发对自身人生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城鼓动兰釭灺:高城的鼓声震动着兰色灯光,暗示了一种孤独与高远的境界。
  2. 睡也还醒,醉也还醒:无论是沉睡还是醉酒,都无法逃避现实的觉醒,表现了人对生活的无奈。
  3. 忽听孤鸿三两声:孤鸿的叫声打破了宁静,象征着孤独与离别的情感。
  4. 人生只似风前絮:人生脆弱如风中浮絮,难以把握,暗含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5. 欢也零星,悲也零星:快乐和悲伤都是零星散落,似乎没有实质的意义。
  6. 都作连江点点萍:所有的情感都如同江面上漂浮的萍草,象征着漂泊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风前絮,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脆弱与短暂。
  • 拟人:孤鸿的叫声显得更具情感色彩,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着对称的美感,如“欢也零星,悲也零星”,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孤独与漂泊的感慨。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王国维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城:象征孤独与高远。
  • 兰釭灺:夜晚的宁静与孤独。
  • 孤鸿:离别与孤独的象征。
  • 风前絮:脆弱与短暂的人生。
  • 连江点点萍:漂泊与无常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象征孤独?

    • A. 高城
    • B. 兰釭灺
    • C. 孤鸿
    • D. 点点萍
  2. 诗中“人生只似风前絮”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 A. 人生稳定
    • B. 人生短暂脆弱
    • C. 人生充满快乐
    • D. 人生有明确目标
  3. 诗中“欢也零星,悲也零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生活幸福
    • B. 情感零碎
    • C. 生活平淡
    • D. 情感丰富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立秋夜雨》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同样描写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语言清丽而情感细腻。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立秋夜雨》:则在孤独中更多地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层次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 《王国维诗文选》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