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 铁仁山总宪招游城西某氏园》
时间: 2025-01-01 13:56:22意思解释
扫花游 铁仁山总宪招游城西某氏园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原文展示:
粉垣带郭,是旧日朱门,赏心佳处。
翠笺唤侣。借闲园半角,胜游星聚。
倦客幽寻,过眼韶华试数。
悄回顾。问选石莳花,人更何许。
兰锜今在否。但艳槿沤珠,暗随春去。
燕归自语。叹高楼似昔,杏梁谁主。
卧柳攲桥,总被群鸥占取。
小山句。为王孙桂丛吟苦。
白话文翻译:
这粉色的围墙环绕着园子,是往日的朱门,真是赏心悦目的好地方。
我在这里用翠色的纸笺呼唤我的朋友。借着这闲适的园子的一隅,最美的游人如星星般聚集。
我这个倦怠的旅人,幽幽地寻找,眼前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
我悄悄回头,问那选好的石头和盛开的花,朋友们又在哪里呢?
兰花的香气如今还在吗?只看到艳丽的槿花沤着珍珠般的露水,暗暗随着春天的流去。
燕子归来轻声自语。叹息着高楼依然如昔,杏树的梁上又是谁在主宰?
卧柳斜靠着小桥,总是被群鸥占据。
我写下这几句,为王孙的桂丛吟唱着痛苦。
注释:
- 粉垣: 粉色的围墙。
- 朱门: 红色的大门,象征着富贵。
- 翠笺: 绿色的纸笺,常用于书信或文人之间的往来。
- 倦客: 疲惫的旅人。
- 兰锜: 兰花,象征高洁。
- 艳槿: 美丽的木槿花。
- 沤珠: 珍珠般的露水。
- 卧柳攲桥: 斜靠着小桥的柳树。
典故解析:
- 王孙: 指代高贵的子弟,常用来表达对世俗的失落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 燕归自语: 表达春天的回归与生活的无常,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之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游览的闲暇时,表达了诗人在某氏园中游玩的情景以及对过往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扫花游》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典园林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感。开篇以“粉垣带郭”引入,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园林意境,令人向往。诗中不仅描绘了园中的景色,也渗透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倦客幽寻,过眼韶华试数”一句,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接下来的“兰锜今在否”则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兰花象征着高洁,诗人用此寄托了对友谊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真挚。最后一句“为王孙桂丛吟苦”,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粉垣带郭,是旧日朱门,赏心佳处。
描绘园的美丽环境,体现出诗人对旧时光的怀念。 -
翠笺唤侣。借闲园半角,胜游星聚。
诗人与友人相约在此,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
倦客幽寻,过眼韶华试数。
诗人感慨时光飞逝,内心的孤独感显露无遗。 -
悄回顾。问选石莳花,人更何许。
回首往昔,向往友人,表现思念之情。 -
兰锜今在否。但艳槿沤珠,暗随春去。
对兰花的惦念,暗喻春天的消逝。 -
燕归自语。叹高楼似昔,杏梁谁主。
燕子的归来象征春天,而“杏梁”则引发了对过往时光的思考。 -
卧柳攲桥,总被群鸥占取。
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被时间占据的无奈感。 -
小山句。为王孙桂丛吟苦。
结尾处以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 “燕归自语”,燕子比喻春的归来。
- 拟人: “叹高楼似昔”,高楼仿佛在感叹。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园林的美丽,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林: 象征宁静、和谐美好的生活。
- 兰花: 高洁、友情的象征。
- 燕子: 代表春天的到来与时间的流逝。
- 群鸥: 自由与孤独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粉垣”指的是什么? A. 粉色的围墙
B. 红色的围墙
C. 绿色的围墙 -
诗人对兰花的情感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珍视与思念
C. 排斥 -
“卧柳攲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柳树与桥相互依偎
B. 柳树被风吹倒
C. 柳树枯萎
答案: 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无常。
-
《山中问答》 - 王维
- 反映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内心的对话。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与此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春雨带来的生机,后者则更关注于友谊与时光的流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歌鉴赏》
- 《周之琦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周之琦的《扫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