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 江路清明和梦窗》
时间: 2025-01-14 09:11: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村带郭,殢试火新烟,弄晴霏雾。倦茶破午。数花风暗忆,梦中行路。惯看游人,半日妆蛾媚妩。飏愁缕。问红出杏帘,魂断谁语。垆畔曾卧处。况易感芳辰,浅稀欢遇。觑禽又妒。搅东阑乱雪,更将泥污。怪侣狂朋,怎似青青那树。怨迟暮。慢匆匆燕来人去。
白话文翻译:
水边的村庄环绕着城郭,青烟袅袅试图驱散新焚的火,天气晴朗却又雾霭朦胧。我在半日的午后,喝着倦茶,心中思念着那些在花间飘摇的时光,仿佛在梦中行走。习惯性地看着游人,心中对着她们的妆容感到怜惜。轻轻问她们,红花是否从杏树的帘子下探出,谁能说出我的忧愁。曾在酒垆边倚靠休息,如今对芳香的时节感慨良多,难得欢聚。看着鸟儿又妒忌,搅拌着东边的雪花,泥泞更是增加了我的烦恼。怪那些狂欢的朋友们,怎能比得上那青青的老树。怨恨着迟暮,燕子来去匆匆,仿佛时间在加速。
注释:
- 水村带郭:水边的村庄与城郭相连。
- 殢试火新烟:新点燃的烟雾缭绕。
- 倦茶破午:喝着让人疲倦的茶,已过午时。
- 游人:游览之人,指游玩的人。
- 飏愁缕:忧愁如细线般飘扬。
- 魂断谁语:灵魂断绝,谁能倾诉。
- 垆畔:酒垆旁边。
- 芳辰:美好的时节。
- 浅稀欢遇:难得的欢聚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细腻、柔美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他的许多诗作都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扫花游》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索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扫花游》是一首描绘春日闲游情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篇以“水村带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水边的村庄与城郭相连,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对游人、花草的思念与对旧时光的怀念。
诗中“倦茶破午”传达了一种倦怠感,仿佛在感慨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通过对游人的观察,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她们的身上,表达了对美的渴望与对往昔的追忆。尤其在“问红出杏帘,魂断谁语”一句中,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瞬息万变的时间流逝的感慨。作品不仅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村带郭: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 殢试火新烟:描写了生活的气息,暗指日常的琐碎。
- 倦茶破午:传达了诗人对疲惫的内心感受。
- 数花风暗忆: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 惯看游人:表明诗人对游人生活状态的熟悉与感慨。
- 飏愁缕:愁绪像丝线般飘荡。
- 问红出杏帘:对美好景象的向往与追问。
- 魂断谁语:感慨心灵的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飏愁缕”比喻愁绪如丝线飘荡,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了对生活的思索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村:象征宁静与自然。
- 烟:代表生活的日常与气息。
- 花:象征美好与短暂。
- 游人:反映人生的过客与流动。
- 燕子:象征春天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村带郭”中的“郭”指的是什么? A. 乡村
B. 城墙
C. 河流
D. 山脉 -
“倦茶破午”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疲惫
D. 兴奋 -
诗中提到的“游人”象征着什么? A. 永恒
B. 过客与流动
C. 自然
D. 朋友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陈洵的《扫花游》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抒发和对时光的思考,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离别的感伤。两者都展现了诗人的感性与对自然的观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