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四》

时间: 2025-01-06 10:52:54

萧洒桐庐郡,公馀午睡浓。

人生安乐处,谁复问千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萧洒桐庐郡,公馀午睡浓。
人生安乐处,谁复问千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桐庐郡的悠然风光,作者在午后闲暇之际,感受到浓浓的睡意。人生中有这样的安乐之处,谁还会去追问那些繁华和世俗的羁绊呢?

注释:

  • 萧洒:形容环境清雅、悠然自得。
  • 桐庐郡:指的是桐庐县,位于浙江省,以自然风光著称。
  • 公馀:指的是公事之外的闲暇时间。
  • 午睡浓:形容午后的困倦和充足的睡意。
  • 安乐处:安静、舒适的地方。
  • 千钟:指的是丰盛的饮食或奢华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靖庵,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闻名于世,强调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他的作品多以抒发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充满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范仲淹隐居桐庐时,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后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安逸生活的赞美,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四》是一首短小而精炼的诗,展现了范仲淹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萧洒桐庐郡”就描绘出一种清幽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接着“公馀午睡浓”则引入了个人的体验,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是身体上的放松,更是精神上的解脱。

诗的后两句“人生安乐处,谁复问千钟”则更具哲理意味。作者在享受安逸生活的同时,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千钟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奢侈,然而在一个安乐的地方,追求这些显得毫无意义。范仲淹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悟解,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范仲淹在这首诗中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了他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洒桐庐郡”:开篇点出地点,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公馀午睡浓”:描述了午后的慵懒状态,暗示生活的闲适。
  • “人生安乐处”: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生的安乐之处。
  • “谁复问千钟”:反问世俗的繁华与奢侈是否依旧重要,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安乐处”与“千钟”形成对照,强调价值观的不同。
  • 意象:萧洒的自然景色与午后睡意构成强烈的视觉与感官体验,增强了诗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倡导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更应珍惜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庐:象征着自然的优雅与宁静。
  • 午睡:代表放松与内心平和的状态。
  • 千钟:象征世俗的繁华与物质的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反映了其内心的追求和价值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钟”象征什么? A. 丰盛的饮食
    B. 自然的宁静
    C. 个人的安逸
    D. 政治的权力

  2. 诗人通过“公馀午睡浓”想表达什么? A. 午后的懒惰
    B. 内心的安宁
    C. 对事业的追求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阳楼记》:同为范仲淹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描绘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但更侧重于壮阔的景象。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范仲淹的内心安宁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范仲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