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 题家书后》
时间: 2024-12-29 17:00: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暗香 题家书后
作者: 冯煦 〔清代〕
酒阑江阁。甚轻衾似水,羁人先觉。
梦到淮南,澹月微霜下帘幕。
长是歌离赋别,休更卜镫前红萼。
算几日鬓影都华,双袖也应薄。
楼角。正萧索。记伴我微吟,数遍寒柝。
沈郎瘦削。曾倚炉熏与调药。
孤负机中锦字,湘水阔征鸿谁托。
便夜夜归去也,忍教见却。
白话文翻译
在酒席结束后的江阁上,轻薄的被褥如水一般,游子的心情最为敏感。
梦中抵达淮南,淡淡的月光与微霜透过帘幕洒下。
总是唱着离别之歌,不要再在灯前预测红花的命运。
算一算,这几日我的鬓影已经苍白,双袖也该变得轻薄。
楼角处正显得萧索,记得曾陪伴我低吟,数遍寒夜的钟声。
沈郎瘦弱,曾依靠炉火熏香与调制药物。
我辜负了机中绣字,湘水浩荡,征鸿何处寄托?
即使夜夜归去,也忍受让你见到我。
注释
- 酒阑:酒席结束时。
- 羁人:身处他乡的人。
- 澹月微霜:形容夜色清冷,月光淡薄,霜气轻盈。
- 卜镫前红萼:比喻在灯下预测花的命运。
- 鬓影:指鬓发的影子,暗示年华流逝。
- 寒柝:寒夜中的更鼓声。
- 沈郎:指心中所思念的人。
- 机中锦字:指织机上绣出的文字,象征着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煦,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常表现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身处他乡之际,表达了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离别的普遍情感。
诗歌鉴赏
《暗香 题家书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酒宴后的惆怅心情,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清淡的月色和微霜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孤独与思念的交织。开篇的“酒阑江阁”便设置了一个孤寂的场景,借酒消愁却又无奈于离别的情绪。接下来的“梦到淮南”展现了对故乡的向往,梦中情景与现实的对比,使得思乡情愈发浓烈。最后的“便夜夜归去也,忍教见却”则是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奈的抒发,尽管心中有千般不舍,仍旧要面对现实的重重阻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酒阑江阁:描绘了酒席散去后,身处江边阁楼的孤寂。
- 甚轻衾似水,羁人先觉:轻薄的被子就像水一样,身处异乡的游子心中最为敏感。
- 梦到淮南:梦中回到故乡淮南,描绘了一种渴望与思念。
- 澹月微霜下帘幕:夜色清冷,月光透过窗帘,增添了思乡的氛围。
- 长是歌离赋别:经常唱着离别的歌曲,表达了对别离的无奈。
- 休更卜镫前红萼:不必再在灯前占卜红花的命运,暗示对未来的无望。
- 算几日鬓影都华:几日内,鬓发已显苍白,暗示时间流逝。
- 双袖也应薄:双袖也该变薄,象征着孤独与寂寞。
- 楼角。正萧索:楼角显得萧索,进一步强调孤独的氛围。
- 记伴我微吟:回忆过去的低吟,表现怀旧之情。
- 数遍寒柝:寒夜中数次听到的更鼓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沈郎瘦削:思念的对象沈郎,描绘他的形象。
- 曾倚炉熏与调药:回忆与沈郎的温馨场景,增添情感的厚度。
- 孤负机中锦字:对不起机中绣的字,象征着对感情的辜负。
- 湘水阔征鸿谁托:湘水浩荡,征鸿飞远,暗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 便夜夜归去也,忍教见却:即使夜夜归去,也不愿让对方见到自己,表现出内心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甚轻衾似水”,通过比喻表现孤独的感觉。
- 对仗:如“酒阑江阁”和“长是歌离赋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使用了夜、月、霜等意象,营造出清冷而孤独的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离别与孤独的感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游子心中的惆怅和无奈。
意象分析
- 酒阑:象征着离愁别绪。
- 江阁: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澹月微霜:象征清冷与寂寞。
- 红萼:象征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湘水阔:象征着遥远的思念与无尽的旅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羁人”指的是: A. 在家的人
B. 身处他乡的人
C. 朋友 -
“长是歌离赋别”中“离”字的意思是: A. 分离
B. 离开
C. 离婚 -
诗中提到的“沈郎”是指: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思念的人
C. 诗人的兄弟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其情感更加豪放,而冯煦的《暗香》则显得更加细腻与沉静,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