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莫云别未三秋,见月几番圆缺。自思量有限柔肠,惹闷怀千叠。灯花夜夜灰心,喜鹊朝朝饶舌。惟有杜鹃知我意,向枝头啼血。
白话文翻译:
不要说别离还未到三秋,看看月亮几次圆缺。我自思量,心中柔情有限,惹得心中烦闷千重。夜晚的灯花让我心灰意冷,早上的喜鹊却在不停地喋喋不休。唯有杜鹃鸟懂我的心思,它在枝头悲鸣,似乎在为我流泪。
注释:
- 莫云:不要说。
- 三秋:指秋季,三秋通常指的是秋天的三个月。
- 自思量:我自己思考、思量。
- 有限柔肠:指内心感情有限,柔肠指感情细腻。
- 惹闷怀千叠:惹得内心烦闷,情绪重重。
- 灯花:灯芯,指点亮的灯具。
- 喜鹊:一种鸟,常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 杜鹃:一种鸟,常与悲伤、离别相联系。
典故解析:
“杜鹃”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作为思念和哀伤的象征,因其叫声悲鸣,常被用来表达离愁别绪。这里的杜鹃不仅代表了诗人的孤独与悲伤,也象征着能够理解其心情的知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彭琬,清代诗人,生于清代中期,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著称,常常表现内心的感受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天,诗人因离别而感到忧伤,通过对月亮的思考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情感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敏感。
诗歌鉴赏:
《锦堂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头以“莫云别未三秋”引入,意在表达虽然还未到深秋,但离别的忧伤已在心中积累。接着,诗人通过观察月亮的圆缺,反映了自己情感的波动。诗中“灯花夜夜灰心”一语,传达出诗人在夜晚思念的孤寂与无奈,而“喜鹊朝朝饶舌”则与前者形成对比,展现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沉寂。最后一句“惟有杜鹃知我意”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心声,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悲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也折射出一种普遍的离别情绪,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莫云别未三秋:提醒他人不要轻视自己的情感,虽然表面上离别的时间尚早。
- 见月几番圆缺:月亮的变化象征着情感的波动,几次的圆缺暗示着思念的反复。
- 自思量有限柔肠:表达自己的情感是有限的,无法承受过多的离愁。
- 惹闷怀千叠:内心的烦闷不断加重,情感如千层叠加。
- 灯花夜夜灰心:夜晚的灯光也无法驱散心中的忧愁。
- 喜鹊朝朝饶舌:外界的声音与内心的沉默形成对比。
- 惟有杜鹃知我意:杜鹃鸟成为理解自己心情的唯一存在,增添了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月亮的圆缺比喻情感的变化,灯花暗喻内心的忧愁。
- 拟人:杜鹃鸟被赋予了理解人心的能力,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无奈,同时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思念与离愁,情感的圆缺。
- 灯花:代表夜晚的孤独与无奈。
- 喜鹊:象征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
- 杜鹃:代表理解与共鸣,成为孤独者的知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莫云别未三秋”中的“未”指的是: A. 已经 B. 还没有 C. 将要 D. 不会
- 诗中提到的“杜鹃”主要象征: A. 快乐 B. 哀伤 C. 思念 D. 友谊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锦堂春》和李白的《静夜思》,可以发现两者都通过月亮表达思念之情,但《锦堂春》更为细腻,注重内心情感的层次,而《静夜思》则直白而深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