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湖夜归》

时间: 2025-01-01 18:23:40

渡湖归古县,一望水程赊。

月正帆无影,风横浪有花。

寒更知戍屋,野火是渔家。

拟待春洲暖,重来採荻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渡湖归古县,一望水程赊。
月正帆无影,风横浪有花。
寒更知戍屋,野火是渔家。
拟待春洲暖,重来採荻芽。

白话文翻译

我渡湖回到古县,远望水面延绵不绝。
月亮高挂,船帆却看不见影子,
风吹起波浪,浪花如同盛开的花朵。
寒夜更深,知道守夜的地方,
野火映照着渔民的家园。
我打算等到春天暖和时,
再来这里采摘荻草的嫩芽。

注释

  • 渡湖:渡过湖泊,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 古县:指古老的县城,可能是作者的故乡或有情感寄托的地方。
  • 水程赊:水面看去延绵悠远,形容湖面开阔。
  • 月正:月亮明亮而高挂。
  • 帆无影:帆船在夜晚的月光下看不见影子,增加了神秘感。
  • 风横浪有花:风使波浪翻滚,浪花飞溅,形象生动。
  • 寒更:寒冷的夜晚。
  • 戍屋:守夜的房屋,指边防或守卫的地方。
  • 野火:指渔民生火取暖或做饭。
  • 春洲暖:春天的温暖季节。
  • 荻芽:指荻草的新芽,春天时可采摘的植物。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荻芽”可追溯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希迈,字子美,号秋江,宋代诗人,擅长绝句与律诗,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昆湖夜归》创作于诗人夜归时的所思所感,描绘了他在湖上归来的景象,反映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昆湖夜归》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诗人通过夜晚渡湖的场景,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回到古县的情景,水面辽阔,引发了对遥远故乡的思考。接下来的描写中,月光照耀下的帆船无影,象征着一种孤独而神秘的旅程。随后,诗人通过“风横浪有花”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夜晚湖上的动态美,浪花如花,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与享受。

在“寒更知戍屋”一句中,诗人表现了对守夜人的关心,反映出一种人情味与对生活的关注。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春暖花开之际再来采荻芽,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期待使整首诗歌充满了温暖的情感,给人以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渡湖归古县:诗人从湖上归来,暗示着他对故乡的归属感。
  2. 一望水程赊:水面辽阔,令人感觉无尽,表达了作者的思绪。
  3. 月正帆无影:月光明亮,却看不见船的影子,暗示孤独和神秘。
  4. 风横浪有花:生动描绘了波浪翻滚的景象,增添了活力。
  5. 寒更知戍屋:夜深人静,守夜的地方,表现出对人们生活的关心。
  6. 野火是渔家:渔民生火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真实与温暖。
  7. 拟待春洲暖:期待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
  8. 重来採荻芽:春暖时再来采摘荻草,寓意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浪比作盛开的花,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情感基调温暖而富有希望。

意象分析

  • 湖水:象征着故乡的怀念与思绪的延展。
  • 月亮:象征着孤独和美丽的夜晚。
  • 浪花: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动态。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更知戍屋”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对人们的关心
    C. 旅行的疲惫

  2. “月正帆无影”中“帆”代表什么? A. 船的存在
    B. 归乡的心情
    C. 孤独与神秘

  3. 诗人打算何时再来采荻芽?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描绘了月亮的美丽,但侧重于对人生的思考。
  • 《月下独酌》:也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但更加强调了个人情感与酒的陪伴。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