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村》

时间: 2025-01-01 17:35:00

道傍无驿舍,投宿向深村。

閒唤邻翁语,翛然古意存。

半篱花隔水,数亩竹当门。

传说冈头树,时留虎爪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道傍无驿舍,投宿向深村。
閒唤邻翁语,翛然古意存。
半篱花隔水,数亩竹当门。
传说冈头树,时留虎爪痕。

白话文翻译:

在路边没有驿站,我只好投宿在深村。
闲暇时唤来邻翁聊天,悠然自得,保存着古人的情趣。
半边篱笆花朵隔着水面,几亩竹林就在门前。
听说冈顶的那棵树上,时常留有虎爪的痕迹。

注释:

  • 驿舍:指供旅人住宿的地方。
  • 投宿:找到住宿的地方。
  • 閒唤:闲暇时呼唤。
  • 邻翁:邻居的老年男子。
  • 翛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 半篱:半边篱笆。
  • 隔水:水面隔着。
  • 数亩:几亩地。
  • 冈头:山冈的顶端。
  • 虎爪痕:老虎留下的爪痕。

典故解析:

“虎爪痕”可能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野性的存在,反映出深村周围的生态环境。古诗中的自然描写常常与人类的生活状态相结合,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希迈(生卒年不详)为宋代诗人,字次山,号东皋,晚号白云山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写山水田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赵希迈游历深村时,体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在宋代,许多文人追求田园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重视。

诗歌鉴赏:

《深村》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展现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古朴的村落场景。开头两句“道傍无驿舍,投宿向深村”,表现了诗人行旅中的孤独与对乡村的渴望,似乎在暗示现代生活的匆忙与城市的喧嚣与深村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閒唤邻翁语,翛然古意存”,描绘了诗人与邻居的交流,体现出一种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生活的恬淡。

诗的第三句“半篱花隔水,数亩竹当门”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出乡村的美丽与静谧,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田园气息。“传说冈头树,时留虎爪痕”结尾则引入了一种神秘感,既表现了自然的原始力量,也暗示着这里仍然保留着一种野性的存在,给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傍无驿舍:在路边没有旅馆或驿站,暗示诗人行旅的孤独和不便。
  2. 投宿向深村:无奈之下选择在深村住宿,显示出对乡村的向往。
  3. 閒唤邻翁语:闲暇之时呼唤邻居老翁交谈,体现人际关系的温暖。
  4. 翛然古意存:心态悠然,保留古人的情趣,彰显出一种古朴的生活态度。
  5. 半篱花隔水:描绘出半边篱笆与水面花朵相隔的自然景象,增添诗的美感。
  6. 数亩竹当门:几亩竹林在门前,展现出自然环境的幽静。
  7. 传说冈头树:提及冈顶的树,增添神秘感。
  8. 时留虎爪痕:虎爪痕迹暗示野性,人与自然的关系。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半篱花隔水,数亩竹当门”,前后句结构相似,韵律感强。
  • 意象:通过“花”、“竹”、“虎爪”等意象,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氛围。
  • 比喻:乡村生活被比作一种古典而悠闲的状态。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以及对传统、古朴生活方式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驿舍:象征现代生活的便利与喧嚣。
  • 深村:代表自然与宁静。
  • 邻翁:象征传统人际关系的温暖。
  • 花、竹、虎爪:体现自然的多样性与原始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投宿向深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 B. 对乡村的向往
    • C. 对亲人的思念
    • D. 对旅行的厌倦
  2. 诗中提到的“虎爪痕”最可能象征:

    • A. 人的生活痕迹
    • B. 自然的力量
    • C. 村民的故事
    • D. 旅行的疲惫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夜泊牛津口》

诗词对比:

  • 比较赵希迈的《深村》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赵希迈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观的孤独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赵希迈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