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四首 其一 新历八月十日感事有作。日本投降,战事结束》

时间: 2025-01-03 17:50:25

瑶台昨夜传银电,芳事依稀知近远。

擘开紫菂苦深含,抽尽红蕉心未展。

嬉春绣毂轻雷转,尽载笙歌归别院。

馀音闲袅落花风,迤逗新愁人不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四首 其一 新历八月十日感事有作

瑶台昨夜传银电,
芳事依稀知近远。
擘开紫菂苦深含,
抽尽红蕉心未展。
嬉春绣毂轻雷转,
尽载笙歌归别院。
馀音闲袅落花风,
迤逗新愁人不见。


白话文翻译

昨夜瑶台传来了银色的电报,
对那美好的事情依稀知道近在眼前和遥远的情形。
打开紫菂花蕾却是苦涩深藏,
抽走红蕉的心事却还未开放。
在春天的绣毂上轻轻转动着,
尽载着笙歌回到别院。
余音缭绕在落花的风中,
新愁悄然袭来人却不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瑶台:古代传说中仙女住的地方,象征美好与梦幻。
  • 银电:指电报,形容其迅速与珍贵。
  • 紫菂:一种花,象征美丽的事物。
  • 红蕉:蕉花,象征热烈与繁荣。
  • 嬉春:春天的欢乐。
  • 绣毂:指精美的车轱辘,寓意华丽与富贵。
  • 笙歌:音乐声,象征欢庆与喜悦。
  • 馀音闲袅:余音缭绕,柔和的音乐在空气中飘荡。
  • 新愁:新的忧愁。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的典故主要是与春天、花卉相关的象征,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往的思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永济,清代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1945年日本投降、战事结束之际,诗人借用花卉与春天的意象,表达了对和平及新生活的希冀,同时也感受到战后社会带来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玉楼春》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去战乱的思考。诗的开头用“瑶台昨夜传银电”引入,展现出一种喜悦的氛围,似乎是和平的消息如同美丽的电报传来。接着描绘“芳事依稀知近远”,这里的“芳事”暗示着美好的生活与未来,但“近远”却也透露出一种不确定与期待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擘开紫菂苦深含,抽尽红蕉心未展”则表现出虽然期待美好的生活,但内心却藏有苦涩的情感。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层次,揭示出战后人们在欢庆之余仍面临的种种困惑与忧虑。

诗中的“嬉春绣毂轻雷转,尽载笙歌归别院”,展现了春天的欢乐与欢庆,伴随着音乐的旋律,似乎在描绘一种美好的场景。而最后一联“馀音闲袅落花风,迤逗新愁人不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余音袅袅中暗含着新愁,这种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对失去的哀愁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瑶台昨夜传银电:开篇即引入瑶台的美好意象,暗示美好消息的到来。
  2. 芳事依稀知近远:“芳事”在此指美好的生活情况,但“近远”透露出不确定性。
  3. 擘开紫菂苦深含:紫菂花虽美,内藏苦涩,表现了对生活的复杂感受。
  4. 抽尽红蕉心未展:心中所思之事难以展示,暗示内心的焦虑与期待。
  5. 嬉春绣毂轻雷转:春天的欢乐,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6. 尽载笙歌归别院:音乐与欢庆的场景,展现出一种祥和的气氛。
  7. 馀音闲袅落花风:余音缭绕,描绘出一种柔和的美感。
  8. 迤逗新愁人不见:新愁交织在欢乐中,暗示人们在欢庆中无法忘记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瑶台”“银电”等,比喻美好与珍贵。
  • 拟人:如“余音闲袅”,使声音有了生命。
  • 对仗:如“擘开紫菂”“抽尽红蕉”,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花卉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感慨,传达了在战后复杂情感中的希望与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台:美好的象征,期盼的寄托。
  • 银电:迅速传递的好消息,象征光明未来。
  • 紫菂:美好的事物,但暗藏苦涩。
  • 红蕉:象征热情与期盼。
  • 笙歌:欢乐的象征,体现庆祝的气氛。
  • 落花:象征逝去的美好,暗含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瑶台昨夜传银电”的意思是什么? A. 传递了美好的消息
    B. 传递了坏消息
    C. 传递了关于战争的消息

  2. 诗中“新愁”是指什么? A. 对未来的恐惧
    B. 对过去的怀念
    C. 战后生活的不安

  3. “嬉春绣毂轻雷转”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春天的欢乐
    B. 战争的场景
    C. 凄凉的秋天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春望》与此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表现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但《春望》更强调战乱给人带来的悲痛,而《玉楼春》则在欢庆中夹杂着忧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
  • 《刘永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