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诗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4:39:25

弱质原归玉女峰,家亡国破恨重重。

椿萱已遂抒忠愿,昆弟先教殉难从。

热血千年啼杜宇,寒泉三尺照芙蓉。

堪怜宫院齐收北,忍听天朝长乐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弱质原归玉女峰,
家亡国破恨重重。
椿萱已遂抒忠愿,
昆弟先教殉难从。
热血千年啼杜宇,
寒泉三尺照芙蓉。
堪怜宫院齐收北,
忍听天朝长乐钟。

白话文翻译:

我本是柔弱的女子,原应归隐于玉女峰,
如今家破国亡,心中恨意重重。
父母的恩情已经实现了我的忠诚愿望,
兄弟们早已教导我殉道的道理。
我的热血如杜鹃啼鸣,传唱千年,
寒泉三尺深处,映照着美丽的芙蓉。
令人怜惜的是,宫中的院落全都被敌人占领,
我怎能忍心听见天朝的长乐钟声?

注释:

  • 玉女峰:传说中的仙女居住之地,象征着归隐和安宁。
  • 椿萱:指父母,椿为父,萱为母,文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与怀念。
  • 殉难:指为了信仰或忠诚而牺牲,常用于表现忠烈之情。
  • 杜宇:杜鹃鸟,传说中以悲鸣而闻名,象征着哀伤与思念。
  • 寒泉三尺:形容泉水的深度,暗示死亡与永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娘,宋代女诗人,生活在战争动荡的年代。她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家国破碎的痛苦和对英勇志士的钦佩,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家国遭难之际,表露了她对家破国亡的无尽哀痛,以及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思考。诗中深情的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绝命诗 其二》是一首深情且悲痛的诗,体现了作者对家国沦丧的深刻感受。诗开头以“弱质原归玉女峰”引入,表明作者本应归隐于山水之间,享受平静的生活,然而因战乱而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接下来的“家亡国破恨重重”,直白而有力地揭示了家国破碎带来的痛苦与仇恨。这种情感是强烈的,作者用“重重”二字强调了痛苦的层次和深度。

在描述父母和兄弟的忠诚时,诗人显得愈加沉痛。“椿萱已遂抒忠愿”,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同时也传达了对忠诚理想的追求和对亲情的怀念。紧接着的“昆弟先教殉难从”则显露出一种悲壮的决心,体现了作者对牺牲精神的崇尚。

后两联通过“热血千年啼杜宇”和“寒泉三尺照芙蓉”构建了强烈的对比,热血象征着豪情与壮志,而寒泉则暗示死亡与静谧。这里的意象交错,强化了诗的情感层次,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悲哀。

最后两句“堪怜宫院齐收北,忍听天朝长乐钟”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深切哀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奈追忆。整首诗深刻而动人,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弱质原归玉女峰:柔弱的女子本应归隐于仙境,传达出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 家亡国破恨重重:直接表达了对家国破碎的痛苦感受。
  • 椿萱已遂抒忠愿:对父母恩情的感激,表明自己的忠诚理想已实现。
  • 昆弟先教殉难从:兄弟教导的牺牲精神,反映出对忠义的追求。
  • 热血千年啼杜宇:热血的象征,杜鹃悲鸣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悲伤。
  • 寒泉三尺照芙蓉:寒泉照映出芙蓉,暗示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堪怜宫院齐收北:对被敌人占领的宫院的惋惜。
  • 忍听天朝长乐钟: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无法忍受国家的沦陷。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热血千年”与“寒泉三尺”,形成鲜明的对比。
  • 隐喻:如“杜宇”与“长乐钟”,用鸟鸣和钟声象征悲伤与无奈。
  • 夸张:如“恨重重”,强调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家国沦亡的悲痛与对忠诚精神的高度追求,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女峰:象征理想生活与安宁。
  • 椿萱:象征父母恩情。
  • 杜宇:象征悲伤与思念。
  • 寒泉:象征死亡与永恒的思考。
  • 芙蓉:美丽而脆弱的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弱质”指的是: A. 柔弱的身体
    B. 高贵的血统
    C. 健康的状态
    D. 聪明的智慧

  2. “椿萱”在诗中象征的是: A. 兄弟情谊
    B. 父母恩情
    C. 国家荣誉
    D. 忠诚信仰

  3. 诗中提到的“寒泉三尺”暗示了: A. 美好的未来
    B. 死亡与静谧
    C. 战争的胜利
    D. 家庭的团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 李清照的《如梦令》:描绘个人情感与家国关系的作品。

诗词对比:

徐元娘的《绝命诗》与陆游的《示儿》均表现了对国家沦陷的痛心,但徐元娘的诗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陆游则是豪放的忠烈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体体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