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村居 青草湖边白石西,花篱茅屋酒帘低。 来来去去双黄鸟,不到浓阴不肯啼。
白话文翻译:
青草环绕的湖边,白石的西侧, 花篱笆围着的茅屋,酒帘低垂。 一对黄鸟来来去去, 不到浓密的树荫下不肯啼鸣。
注释:
- 青草湖边:指湖边长满青草的地方。
- 白石:白色的石头,这里可能指湖边的石头。
- 花篱:用花装饰的篱笆。
- 酒帘:酒店门口挂的帘子,用以招揽顾客。
- 双黄鸟:一对黄色的鸟。
- 浓阴:浓密的树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江苏吴江人。他以文学和书画著称,作品多表现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通过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青草湖边白石西”,通过“青草”和“白石”的色彩对比,勾勒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第二句“花篱茅屋酒帘低”,进一步以“花篱”和“茅屋”增添了田园的温馨感,而“酒帘低”则暗示了乡村的宁静和悠闲。后两句“来来去去双黄鸟,不到浓阴不肯啼”,通过黄鸟的行为,生动地表现了乡村的宁静和自然的节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草湖边白石西:这句诗通过“青草”和“白石”的色彩对比,描绘了湖边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 花篱茅屋酒帘低:这句诗中的“花篱”和“茅屋”增添了田园的温馨感,而“酒帘低”则暗示了乡村的宁静和悠闲。
- 来来去去双黄鸟:这句诗通过黄鸟的行为,生动地表现了乡村的宁静和自然的节奏。
- 不到浓阴不肯啼:这句诗通过黄鸟的行为,反映了乡村的宁静和自然的节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修辞手法:
- 色彩对比:通过“青草”和“白石”的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 拟人:将黄鸟的行为拟人化,赋予它们情感和行为,使诗句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通过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青草:象征自然和生机。
- 白石:象征宁静和纯洁。
- 花篱:象征田园的温馨和美丽。
- 茅屋:象征简朴和宁静的生活。
- 黄鸟:象征自由和自然。
- 浓阴:象征宁静和庇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双黄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啼鸣? A. 在湖边 B. 在浓阴下 C. 在花篱旁 D. 在白石上
-
诗中的“酒帘低”暗示了什么? A. 热闹的市集 B. 宁静的乡村 C. 繁忙的街道 D. 高大的建筑
-
诗中的“青草湖边白石西”描绘了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乡村的宁静 C. 山林的幽静 D. 海边的壮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陈继儒的《村居》都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陈继儒的《村居》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陈继儒诗集》
- 《中国古代田园诗选》
- 《陶渊明诗选》
- 《王维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