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时间: 2025-01-04 08:12:49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

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

鳞瞑羽迷谁与诉。

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鳞瞑羽迷谁与诉。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白话文翻译:

细细的香烟比雾还要浓,编织成了绿荫和红雨。小燕子飞来依傍在莲帐旁,杨花飘落如同下雪,梨花云彩如同梦境,又到了清明傍晚。屏风山遮挡了相思的路,杜鹃鸟啼到无声之处。鱼鳞般的夜色和羽毛般的迷茫,谁能诉说。美好的东风,美好的明月,都让人因为追求封侯而耽误。

注释:

  • 香篆:指香烟,形容其细长如篆文。
  • 绿阴红雨:形容春天的景色,绿叶成荫,红花如雨。
  • 乳燕:小燕子。
  • 莲幕:指莲帐,古代女子床上的帐幕。
  • 杨花欲雪:形容杨花飘落如雪。
  • 梨云如梦:形容梨花盛开如云,景象如梦。
  • 屏山:指屏风,用来遮挡视线。
  • 子规:杜鹃鸟的别称。
  • 鳞瞑羽迷:形容夜色深沉,羽毛般的迷茫。
  • 封侯:指追求功名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鹗,清代文学家,字兰墅,号红崖子,江苏扬州人。他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作者,也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高鹗的诗词风格多以婉约清丽为主,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色和作者的相思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功名富贵的淡漠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情感。诗中,“丝丝香篆浓于雾”一句,以香烟比雾,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朦胧美。“织就绿阴红雨”则进一步以织物的比喻,形容了春天的繁花似锦。乳燕、杨花、梨云的描绘,都充满了春天的生机和梦幻感。而“屏山遮断相思路”和“子规啼到无声处”则透露出作者的相思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最后,“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则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淡漠态度,认为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时光,不应被功名利禄所耽误。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高鹗婉约清丽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丝丝香篆浓于雾”:以香烟比雾,形容春天的朦胧美。
  2. “织就绿阴红雨”:以织物的比喻,形容春天的繁花似锦。
  3. “乳燕飞来傍莲幕”:描绘小燕子飞来依傍在莲帐旁,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4. “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形容杨花飘落如雪,梨花盛开如云,景象如梦。
  5. “又是清明暮”:点明时节,清明傍晚。
  6. “屏山遮断相思路”:屏风山遮挡了相思的路,表达了相思之情。
  7. “子规啼到无声处”:杜鹃鸟啼到无声之处,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8. “鳞瞑羽迷谁与诉”:形容夜色深沉,羽毛般的迷茫,表达了孤独和无助。
  9. “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形容美好的东风和明月,自然景色的美好。
  10. “尽教封侯误”: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淡漠态度,认为不应被功名利禄所耽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
  • 拟人:如“乳燕飞来傍莲幕”。
  • 对仗:如“杨花欲雪,梨云如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相思之情和对功名富贵的淡漠态度,认为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时光,不应被功名利禄所耽误。

意象分析:

  • 香篆:比喻香烟,形容春天的朦胧美。
  • 绿阴红雨:比喻春天的繁花似锦。
  • 乳燕:象征春天的生机。
  • 杨花、梨云:象征春天的梦幻感。
  • 屏山:象征相思的阻隔。
  • 子规:象征凄凉和孤独。
  • 东风、明月:象征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丝丝香篆浓于雾”中的“香篆”指的是什么? A. 香烟 B. 香炉 C. 香料 D. 香囊 答案:A

  2. “织就绿阴红雨”中的“绿阴红雨”形容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景色 B. 秋天的景色 C. 冬天的景色 D. 夏天的景色 答案:A

  3. “屏山遮断相思路”中的“屏山”指的是什么? A. 真正的山 B. 屏风 C. 屏风上的画 D. 屏风上的字 答案:B

  4. “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功名富贵的追求 B. 对功名富贵的淡漠 C. 对功名富贵的厌恶 D. 对功名富贵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清明》: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牧《清明》与高鹗《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两者都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色,但杜牧的诗更多地描绘了人们的活动,而高鹗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相思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红楼梦》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