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兰州先生遗墨万树梅花一湾水,湖山佳出是吾家画卷,为叔通题,和徐仲可韵》
时间: 2025-01-08 23:51: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兰州先生遗墨
万树梅花一湾水,
湖山佳出是吾家画卷,
为叔通题,和徐仲可韵。
江城住处,风里香成土。
归去湖山家在否,
红萼雪簪催暮,
茭芦一棹春湾。
忘年今日船还,
千树暮门未识,
展图余雪方阑。
白话文翻译:
万树梅花映着一湾水,
湖山的美景正如我家画卷,
为叔通所题,和徐仲可的韵。
我住在江城,风里香气四溢。
回家去的湖山是否还在,
红花和白雪催促着暮色,
撑着茭芦一只小船行驶在春湾。
今天的船行已经忘却了年岁,
千树梅花在暮色中仍未识得,
展卷的雪景方才渐渐消散。
注释:
- 兰州先生:指的是兰州的某位名士,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道中人。
- 叔通:可能指的是某位诗人或文人,其作品或风格影响了作者。
- 徐仲可:另一位文人,可能是诗歌的韵律或内容的灵感来源。
- 千树暮门未识:意指在黄昏时分,千树梅花尚未被熟悉的环境所认知。
- 展图余雪方阑:指的是在雪景中展开卷轴,方才看见雪的余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推崇山水诗的时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的向往。在兰州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通过梅花和水的意象,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哲理。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以梅花和水为主要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和人文的情感。开篇即以“万树梅花一湾水”引入,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而水则代表着柔和与流动,二者结合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诗人在描写湖山美景的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特别是“江城住处,风里香成土”,通过香气的描绘,带出了生活的气息和对家乡的依恋。
诗中“归去湖山家在否”一问,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渴望与无奈。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色的变化也引发了诗人的哲思,千树梅花在暮色中仍未识得,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亦深刻表达了人对自然、对生活、对故乡的情感羁绊,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树梅花一湾水”:通过梅花与水的对比,构建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 “湖山佳出是吾家画卷”:自豪地表达湖山的美景如同家中的画卷。
- “为叔通题,和徐仲可韵”:提及与友人的文人交往,增强了诗的文化氛围。
- “江城住处,风里香成土”:描绘江城的生活气息,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 “归去湖山家在否”:引发对故乡的思考和感伤。
- “红萼雪簪催暮”:借助花红雪白的意象,表现季节的变迁。
- “茭芦一棹春湾”:描写春天的游玩情景,展现了生活的乐趣。
- “忘年今日船还”:时间的流逝与回归,体现了对往昔的追忆。
- “千树暮门未识”:即使身处美景之中,也未能完全领悟。
- “展图余雪方阑”:对景致的细腻观察,呈现出诗人的审美情趣。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 对仗:整首词在音韵和节奏上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花草树木的描绘,赋予自然以生命,使其更具情感。
-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故乡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深情的怀念。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
- 水:代表柔情和生命的流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湖山:象征自然的美好和宁静,是诗人心灵的寄托。
- 春湾: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体现了生活的乐趣。
- 暮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万树梅花”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坚韧
C. 财富
D. 友情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如何表现? A. 忘却
B. 渴望
C. 恨意
D. 无所谓 -
“江城住处,风里香成土”中的“香成土”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人的情感
C. 生活的气息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姚华与苏轼:两者都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但姚华更注重细腻的描绘,而苏轼则往往融入更多的哲理思考。
- 李白与姚华:李白的豪放与姚华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多表现豪情壮志,而后者则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流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