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参寥子寄秦少游三绝时少游举进士不得》

时间: 2025-01-01 15:28:01

得失秋毫久已明,不须闻此气峥嵘。

何妨却伴参寥子,无数新诗咳唾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得失秋毫久已明,不须闻此气峥嵘。何妨却伴参寥子,无数新诗咳唾成。

白话文翻译:

得失的道理早已看得清楚,不必再去关注那些骄傲的气概。何妨和参寥子一同吟诗作对,尽管这些新诗只是一些无谓的咳嗽声。

注释:

  • 得失:指的是成功与失败。
  • 秋毫:比喻细微之事,出自《史记·平原君赵阏传》。
  • 峥嵘:形容气势雄伟,突出。
  • 参寥子:指的是道教的隐士,象征清幽高远的生活。
  • 咳唾:比喻随意的言语,指不重要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元净,宋代僧侣,擅长诗词,常以禅宗思想为基础,作品具有独特的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对秦少游的赠诗时,表达了对科举得失的淡然态度,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面对仕途失意的心理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得失的豁达理解,尤其是对科举失意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得失秋毫”指出人生的得与失本质上是微不足道的,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省。接着,诗人以“何妨却伴参寥子”来展现他对道教隐士生活的向往,暗示在喧嚣的世俗中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和智慧。最后一句“无数新诗咳唾成”则是对当下诗歌创作的一种自谦与幽默,表达出对诗歌创作的随意态度与对成就的淡泊。整首诗在风格上既有哲理的深邃,又不失生活的轻松,体现了作者的洒脱和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得失秋毫久已明:得失的道理已经明了,指明了作者对世事的洞察。
  2. 不须闻此气峥嵘:不需要去在意那些张扬的气概,反映了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
  3. 何妨却伴参寥子:为何不选择与道教的隐士一起吟诗作乐,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4. 无数新诗咳唾成:即使创作的诗如咳嗽般随意,也无妨,体现了对创作轻松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既有节奏感。
  • 比喻:将诗作比喻为“咳唾”,展现了对创作的轻松态度。

主题思想:

诗中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对人生的得失不以为意,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陶醉。同时,诗人对诗歌创作的随意与不拘一格,也反映了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毫:象征细微之事,强调得失在大局中的渺小。
  • 参寥子:象征隐士生活,体现追求清幽的生活态度。
  • 新诗:象征创作,反映出诗人的创作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得失秋毫”意指什么?

    • A. 得失是很重要的
    • B. 得失是微不足道的
    • C. 得失无所谓
    • D. 得失是人生的全部
  2. “参寥子”象征什么?

    • A. 诗人
    • B. 隐士生活
    • C. 朋友
    • D. 科举
  3. 诗中“咳唾”指代的是什么?

    • A. 高雅的诗作
    • B. 随意的诗歌
    • C. 重要的文献
    • D. 无意义的言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表现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情感更加沉重,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则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中透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