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山谷三游洞题名 其三》

时间: 2025-01-06 05:18:43

岩岫新奇未赋诗,重扃秉烛有微思。

散花一著终成累,寄语人天共护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岩岫新奇未赋诗,
重扃秉烛有微思。
散花一著终成累,
寄语人天共护持。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谷的岩石和山岫都新奇得很,我尚未写下诗篇。
关上重重的门,手持烛光,心中默默思索。
散落的花朵一旦开落,终究会成为负担,
我寄语于天地,希望能得到共护和扶持。

注释:

  • 岩岫:指山岩和山谷,形容自然景观的奇特。
  • 重扃:形容门锁得很严,表示对于内心世界的封闭。
  • 秉烛:手持蜡烛,表示在黑暗中思考或阅读。
  • 散花一著:散落的花朵,指自然界中的事物,暗示着短暂和无常。
  • 寄语:寄托心声或希望,表达作者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绍箕(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的感悟和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山的三游洞,探访自然的同时,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奇妙与人生的短暂,因而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字句上简洁,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诗人通过对黄山谷的描绘,表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开篇“岩岫新奇未赋诗”,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惊叹与追求,似乎在说即使再美的景色,也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接着“重扃秉烛有微思”,则转向内心的沉静,诗人在夜深人静时,思索生命的意义。散花的意象引发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花落终成累,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责任。最后一句“寄语人天共护持”,则寄托了希望,表达了对天地的依赖与对未来的期盼,呈现出一种哲理的思考。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情感真挚,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岩岫新奇未赋诗:描述自然景观的奇特,表达对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暗示诗人尚未能将这种美通过诗歌表达出来。
  2. 重扃秉烛有微思:通过“重扃”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封闭与孤独,手持烛光则象征着思考的明亮与深入。
  3. 散花一著终成累:花朵的凋零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暗示着美好的事物终会消逝,成为负担。
  4. 寄语人天共护持:最后表达了对生命的希望与依赖,期待自然的庇护,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散花”比作生命的短暂,体现了生命的无常。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形成一种和谐的节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寄托与希望。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诗人反思人生,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岫:象征着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 散花:代表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 烛光:象征着智慧与思考的光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重扃”指的是什么?

    • A. 关上门
    • B. 打开窗
    • C. 走出门
  2. 诗人在夜里做什么?

    • A. 睡觉
    • B. 思考
    • C. 唱歌
  3.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快乐
    • B. 对生命的思考
    • C.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黄绍箕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自然的互动,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隐逸之美。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绍箕研究》
  • 《中国山水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