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思》

时间: 2025-01-01 13:48:19

斜日西楼笛思凉,无端洗马恨茫茫。

天涯即在阑干外,岭色江声未是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笛思
作者: 钱林 〔清代〕

斜日西楼笛思凉,无端洗马恨茫茫。
天涯即在阑干外,岭色江声未是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斜阳照射在西楼,笛声带来一阵凉意,心中无缘无故地产生了对马的怨恨,感到一片茫然。
天边的尽头恰在栏杆之外,山岭的颜色和江水的声音并没有那么悠长。


注释:

字词注释:

  1. 斜日: 夕阳,指西下的太阳。
  2. 西楼: 指向西的楼阁,常用于诗中描绘景色和心境。
  3. 笛思: 笛声引起的思绪。
  4. 洗马: 意指洗涤马匹,常常用来比喻闲暇时光或忧愁的发泄。
  5. 恨茫茫: 形容心中无法言喻的怨恨和无奈。
  6. 天涯: 天边,远方。
  7. 阑干: 栏杆,常用于诗中描绘远观的场景。
  8. 岭色江声: 山岭的颜色和江河的声音。
  9. 未是长: 不算长久,暗示时间的短暂或感情的脆弱。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洗马”可见于古代文人雅士在游玩之余的闲适状态,常用于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斜日、笛声等意象则常常出现在古诗中,用以寄托情感和思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林,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的交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写于诗人某次游览西楼时,夕阳西下,笛声悠扬,勾起了他对远方和人生的思索与感慨。时值清代,社会逐渐繁荣,但文人内心常感孤独和无奈,因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及内心的失落。


诗歌鉴赏:

在《笛思》中,钱林通过斜阳、笛声、马和天涯等意象,勾勒出一个孤独而又充满思绪的场景。诗的开头“斜日西楼笛思凉”,将夕阳和笛声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自然的美好,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凉意与孤寂。笛声仿佛引发了诗人的思绪,令他不自觉地生出对马的怨恨,这种情感的转变令人感到意外,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

接下来的“天涯即在阑干外”,诗人将视线投向远方,似乎在追寻一种无法触及的理想或情感。阑干象征着一种阻隔,阻止了他与远方的真实接触。“岭色江声未是长”则表明,尽管山色江声环绕,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短暂让这一切显得无比脆弱。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斜日西楼笛思凉”:黄昏时分,西楼的笛声在凉意中回荡,暗示诗人的内心情感已随之萦绕。
  2. “无端洗马恨茫茫”:心中无缘无故生出一种对马的怨恨,反映出对生活的迷茫与无奈。
  3. “天涯即在阑干外”:眼前的栏杆仿佛将诗人与远方隔开,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4. “岭色江声未是长”:山色与江声虽美,却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和短暂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笛声比作思绪,生动地表现内心感受。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工整,例如“岭色江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情感赋予自然景物,使得景物更富有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真情与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斜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2. 西楼:代表思念和回忆的地方。
  3. 笛声:象征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4. :可以理解为对自由的向往或对生活的无奈。
  5. 天涯:象征理想和追求。
  6. 岭色江声:自然的声音与景色,象征美好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斜日西楼笛思凉”中的“笛思”是什么意思?
    A. 笛声引发的思绪
    B. 笛声的技巧
    C. 笛子的种类

  2. 诗中提到的“天涯”主要指什么?
    A. 远方的理想
    B. 天气的变化
    C. 河流的尽头

  3. “岭色江声未是长”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自然的美好
    B. 时间的短暂与感情的脆弱
    C. 对马的怨恨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但《笛思》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鸟鸣涧》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