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夔门穿一线,怪石插流横。
峰自云中出,舟从地底行。
乱猿昏月色,残叶冷江声。
神女知何处,时时雨尚生。
白话文翻译:
夔门的峡谷像是一道细缝,怪异的石头横插在流动的水中。
山峰从云层中显露出来,船只仿佛从地底下驶出。
混乱的猿声在昏暗的月色中回荡,残留的树叶在寒冷的江水中发出声音。
神女不知道她身在何处,时不时有细雨落下。
注释:
- 夔门:指的是夔门峡,位于长江上游,是著名的险峡。
- 怪石:指形状奇特的石头,常用来形容景观的奇异。
- 峰:山峰,尤其是高耸入云的山。
- 舟:船,指在水面上行驶的交通工具。
- 乱猿:指猿猴的叫声,表现出峡谷的幽静和生动。
- 神女:传说中的神女,常常与美丽、神秘相关联。
典故解析:
“神女”可能指的是夔门传说中的神女,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美丽而又神秘的事物。此处可能暗示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明礼,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何明礼游览夔门峡时,受壮丽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神秘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入峡》是一首描绘峡谷壮丽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夔门的奇特与美丽。开篇的“夔门穿一线”将读者带入一个狭窄而深邃的峡谷,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压迫感,随后的“怪石插流横”则描绘了峡谷中奇特的石头与流动的水,增添了动态的美感。接着,诗人用“峰自云中出”展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而“舟从地底行”则使人感到船只仿佛是一种超现实的存在,似乎从另一个世界驶来。
接下来的“乱猿昏月色,残叶冷江声”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幽深,猿猴的叫声和江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最后一句“神女知何处,时时雨尚生”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神女的无奈与细雨的淅沥相互呼应,仿佛在诉说着对自然的感叹与对人世的思考。
整首诗以其奇特的景观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自然景观与人内心情感的交汇,体现了清代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夔门穿一线:夔门峡如同一条细长的缝隙,显得狭窄而深邃。
- 怪石插流横:描绘了峡谷中奇特的石头与流动的水形成的独特景象。
- 峰自云中出:山峰高耸,从云中显露出来,表现出其雄伟。
- 舟从地底行:船似乎从地底驶出,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乱猿昏月色:猿猴的叫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动人,增添了夜的神秘感。
- 残叶冷江声:落叶在寒冷的江水中发出声响,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感觉。
- 神女知何处:神女不知身在何处,传达出一种迷茫与思索。
- 时时雨尚生:细雨不断落下,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夔门比作细缝,表现其狭长的特征。
- 拟人:赋予神女以情感,使其更具人性化。
- 对仗:如“乱猿昏月色,残叶冷江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哲思的探讨,通过对夔门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未知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夔门:象征着险峻与壮美。
- 怪石:代表自然的奇妙与多样性。
- 猿猴:象征自然的生命力与活泼。
- 神女:暗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夔门指的是哪里? a) 长江上游
b) 黄河下游
c) 南海 -
诗中提到的“神女”象征什么意思? a) 美丽与神秘
b) 暴力与冲突
c) 未来与希望 -
“舟从地底行”表达了什么? a) 船在水面行驶
b) 船从地下出现
c) 船在空中飞行
答案:
- a) 长江上游
- a) 美丽与神秘
- b) 船从地下出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强调了朝霞与行船的急促感。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白日依山尽”展现了壮丽的日落,强调视野的开阔与瞬间的美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