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奉寄通判杨宗博二首》

时间: 2024-09-19 22:03:12

多病山中客,无人傍酒缸。

与猨分橡子,为鹿长禾孙。

白昼云归屋,黄昏雨打门。

忽怀杨司马,烟霭隔重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多病山中客,无人傍酒缸。
与猨分橡子,为鹿长禾孙。
白昼云归屋,黄昏雨打门。
忽怀杨司马,烟霭隔重阍。

白话文翻译:

这位多病的山中旅客,身边没有人陪伴他喝酒。
他与猿猴分享橡子,像是为鹿群育养禾苗。
白天云彩回归屋檐,黄昏时雨打在门上。
忽然想起杨司马,烟雾弥漫在重重门阀之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多病:身体多病,形容作者的虚弱。
  • 山中客:居住在山中的人,指诗人自己。
  • 酒缸:用来盛酒的容器,寓意酒的孤独与寂寞。
  • :猿,指代山中动物,表现自然环境。
  • 橡子:橡树的果实,动物的食物。
  • 禾孙:禾苗,指代农作物的生长。
  • 白昼:白天的时间。
  • 云归屋:云彩回归屋檐,形容日暮时分的景象。
  • 黄昏:傍晚,天色渐暗。
  • 杨司马:杨宗博,诗人寄托思念的友人。
  • 烟霭:烟雾,形容环境的朦胧。
  • 重阍:重重的门阀,象征隔阂与距离。

典故解析: “杨司马”指的是杨宗博,历史上与诗人有交情的朋友。诗中提到的自然意象与对友人的怀念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宗武,号步云,南宋时期的诗人,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与友谊,风格清新自然。岳珂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身居山野之时,生活孤寂,身体多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观察相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诗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独处的情景,透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多病山中客”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状态,随后描述了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幅孤独的山中图景。与猨分享橡子,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孤独的生存方式。随后的白昼与黄昏的对比,体现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忽怀杨司马”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明在孤独中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和友谊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多病山中客:直指诗人自己,表达了他在山中独处的孤独感。
  2. 无人傍酒缸:没有人陪伴,共饮的孤独感。
  3. 与猨分橡子:与山中动物分享食物,体现自然生活的简单与和谐。
  4. 为鹿长禾孙:描绘了山中生机勃勃的景象,隐喻着生命的延续。
  5. 白昼云归屋:白天结束,云彩回归,象征着宁静与归属。
  6. 黄昏雨打门:黄昏时雨打在门上,增加了孤独的氛围。
  7. 忽怀杨司马:突显出思念的情感,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8. 烟霭隔重阍: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形成了一种惆怅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以“与猨分橡子”为比喻,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白昼的云彩和雨打的门均有拟人化的表现,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山中生活,表达了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中:象征孤独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 酒缸:象征寂寞的饮酒生活。
  • 猨、鹿:代表自然的生灵,展示生态的和谐。
  • 云、雨: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
  • 烟霭:象征着友人之间的距离与思念的朦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多病山中客”中的“客”指的是: A. 游客
    B. 诗人自己
    C. 动物
    D. 朋友

  2. 诗中提到的“杨司马”指的是: A. 诗人的兄弟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敌人
    D. 诗人的老师

  3. “黄昏雨打门”描绘了哪种情境? A. 白天的繁忙
    B. 黄昏的宁静
    C. 夜晚的喧嚣
    D. 清晨的宁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岳珂与王维的诗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禅意,而岳珂则在孤独中更突出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岳珂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