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泥行终日至晡始抵中桥六绝
两岸黄苗半跬深,左女右辱余短发更伤心。
莫疑一点无生意,尽日田家眼内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直到傍晚才抵达中桥。两岸的黄苗长得稀疏,左边的女子和右边的侮辱让我更加伤心。不要怀疑一点小小的生意无所作为,整天在田间工作的人眼中,针头般的细微之事也充满了关注。
注释:
字词注释:
- 泥行:泥泞的道路行走。
- 终日:整天。
- 晡始:傍晚开始。
- 跬:古代的长度单位,约等于一脚步的距离。
- 伤心:形容心中忧伤。
- 无生意:没有什么生意可做。
- 田家:指农家,田地里的农民。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田家眼内针”,可以理解为农民对自己微薄生意的关注,体现了农民的辛勤与不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启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农民生计困苦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泥泞道路和田家生活,表达了对农民辛劳和生活艰辛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泥行终日至晡始抵中桥六绝》以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呈现了一个在泥泞中艰难前行的形象。诗人通过“泥行”这一意象,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表明在逆境中奋斗的决心。两岸的黄苗和“伤心”的女子,增添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忧伤。最后一句“尽日田家眼内针”,则深化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表现出一种对微小事物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敏感。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简洁明快的特征,内容上更是充满了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泥行终日至晡始抵中桥”:诗人从早到晚在泥泞中行走,表现出行走的艰辛与漫长。
- “两岸黄苗半跬深”:描绘了两岸稀疏的黄苗,暗示了农田的贫瘠与生机的缺乏。
- “左女右辱余短发更伤心”:左边的女子和右边的侮辱让诗人更感伤,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
- “莫疑一点无生意”:劝诫自己不要怀疑微小的生意,表明对生活的坚持。
- “尽日田家眼内针”:强调即使在艰难的生活中,农民也在关注每一点滴的生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泥行比作生活的艰难。
- 对仗:如“左女右辱”,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情感的对比。
- 象征:黄苗象征着生活的困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艰苦的行程和生活的细微之处,展现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微小事物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泥行:象征生活的艰难和不易。
- 黄苗:象征着贫瘠的土地和生存的艰辛。
- 伤心:表现了内心的忧愁与无奈。
- 田家:象征农民的辛劳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泥行”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愤怒
D. 平静 -
“两岸黄苗”中“黄苗”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生活的贫瘠
C. 繁荣的未来
D. 友谊的象征 -
诗中诗人对农民的态度是? A. 轻蔑
B. 关心
C. 忽视
D. 批评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苦难与无奈,但更加注重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责任感;而岳珂的《泥行终日至晡始抵中桥六绝》则更侧重个人生活的细腻感受与对农民苦难的同情,体现了不同的关注点。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岳珂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