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束熙之雨后》

时间: 2025-01-04 07:58:02

猎猎风吹雨气腥,谁翻碧海踏天倾。

如何农畯三时望,只得官蛙一处鸣。

何处断虹残冷落,有时斜照暂分明。

当车收辙云藏迹,依旧晴空万里平。

意思解释

和束熙之雨后

作者: 王令 〔宋代〕

原文展示:

猎猎风吹雨气腥,谁翻碧海踏天倾。
如何农畯三时望,只得官蛙一处鸣。
何处断虹残冷落,有时斜照暂分明。
当车收辙云藏迹,依旧晴空万里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雨后的自然景象和农人的心情。风吹来一阵阵雨后的气息,海面翻滚,仿佛要与天空相接;农民在盼望着丰收的季节,却只听到蛙鸣声响起,令人失望。雨后,残虹在天空中显得冷清,偶尔还有阳光斜照,带来片刻的明亮。车辙的痕迹被云雾掩盖,最终又恢复了晴朗的天空,展现出一片宁静的景象。


注释:

  • 猎猎风:猎猎形容风声,形容风势急促。
  • 雨气腥:雨后湿气中带有泥土的气味。
  • 农畯:农民,指从事农业的人。
  • 官蛙:指一种生活在田间的青蛙,常在雨后鸣叫。
  • 断虹:残缺的彩虹,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然消逝。
  • 收辙:车轮留下的痕迹,暗示已经经过的旅程。

典故解析:

  • 碧海:比喻大海的清澈与广阔,常用来表现自然的壮阔。
  • :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美好与希望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季才,号静斋,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和农民生活,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雨后时节,展现了自然景观与农民心情之间的联系,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的依赖以及对丰收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和束熙之雨后》通过描写雨后自然景象与农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首联“猎猎风吹雨气腥,谁翻碧海踏天倾”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描绘出雨后气息和海面波动的壮观场景,表达了自然的力量与变化。接着转入农人的期待,“如何农畯三时望,只得官蛙一处鸣”,展现了农人对丰收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蛙鸣声更是强化了诗中的失落感。后两联则以“断虹”与“晴空”对比,既有对自然美的描绘,又暗示了人们的希望与失落。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猎猎风吹雨气腥:描绘雨后风的声音和湿气,生动表现出自然的气息。
  2. 谁翻碧海踏天倾:表现大海的辽阔与壮观,给人一种与天相接的感觉。
  3. 如何农畯三时望:表达农人对丰收的期待,三时指的是春夏秋三季。
  4. 只得官蛙一处鸣:对比期待与现实,农人的希望未能实现。
  5. 何处断虹残冷落:描绘残缺的彩虹,象征希望的破灭。
  6. 有时斜照暂分明:偶尔的阳光透过云雾,给人一丝明亮的希望。
  7. 当车收辙云藏迹:车辙的痕迹被云雾掩盖,暗示过去的经历。
  8. 依旧晴空万里平:最终回归晴朗,展现自然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大海与天空相接比喻,表现壮观。
  • 对仗:如“断虹”和“晴空”,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风、雨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农人对生活的期待与失落,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的循环与人们的希望,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变幻莫测的自然力量。
  • :代表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 蛙鸣:象征农田的生机与现实的无奈。
  • :象征美好与希望,但又因残缺而显得冷落。
  • 晴空:代表宁静与希望的重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猎猎风吹雨气腥”中的“猎猎”是指: A. 风声急促
    B. 风声柔和
    C. 风声微弱
    D. 风声平静

  2. “谁翻碧海踏天倾”中“碧海”象征: A. 希望
    B. 大海的辽阔
    C. 农田的丰收
    D. 寂静

  3. 诗中提到的“官蛙”指的是: A. 农民
    B. 青蛙
    C. 虫鸣
    D. 鸟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的诗作。
  • 《静夜思》(李白):表现思乡之情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王令的《和束熙之雨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王令更注重农民生活的现实感受,而李白则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怀与怀古之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王令及其 contemporaries 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王令集》:专门研究王令生平与作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