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其八》

时间: 2025-01-17 09:31:11

捲帘天色静,近濑觉衣单。

蕉叶犹停翠,桐阴已爽寒。

云从高处望,琴爱静时弹。

正去重阳近,吟秋意未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捲帘天色静,近濑觉衣单。
蕉叶犹停翠,桐阴已爽寒。
云从高处望,琴爱静时弹。
正去重阳近,吟秋意未阑。

白话文翻译:

卷起帘子,天色显得格外宁静,靠近水边才感觉到衣服单薄。
蕉叶依旧保持着翠绿,桐树的阴影已带来一丝凉意。
从高处望去,云彩悠然自得,琴声在静谧的时刻中轻轻响起。
正值重阳节即将到来,吟唱间的秋意却还未结束。

注释:

  • 捲帘:卷起窗帘,表示天气晴朗。
  • 近濑:靠近水边。
  • 蕉叶:指的是香蕉树的叶子,象征着秋天的景色。
  • 桐阴:桐树的阴影,带来凉爽的感觉。
  • 云从高处望:从高处俯瞰云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象征着秋天的节气。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具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象征着长寿与秋天的到来。
  • 蕉叶与桐阴:蕉叶常常与夏天联系在一起,而桐树则为秋天的象征,体现了季节的更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字子文,号秋水。以其诗歌形式多样、情感真挚而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秋季,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思考。时值重阳节,正是人们思乡、怀旧的时刻,诗中混合了宁静与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本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捲帘天色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午后,直至“近濑觉衣单”引出一种微凉的感觉,似乎预示着秋天的来临。诗中蕉叶、桐阴的描写则通过对比展示了秋天的气息,蕉叶依然保持生机,而桐树的阴影则透出一丝清寒,展现了季节交替的微妙变化。

接着,诗人通过“云从高处望,琴爱静时弹”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琴声在静谧中回荡,给人以心灵的抚慰。最后,诗句“正去重阳近,吟秋意未阑”则将个人情感与传统节日结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秋天的思索,令整首诗在宁静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捲帘天色静:卷起窗帘,看到外面的宁静景色。
  2. 近濑觉衣单:靠近水边才意识到衣服单薄,暗示季节变化带来的寒意。
  3. 蕉叶犹停翠:蕉叶依旧绿意盎然,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4. 桐阴已爽寒:桐树的阴影已带来一丝凉意,表现出秋天的气息。
  5. 云从高处望:从高处看云彩,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
  6. 琴爱静时弹:在宁静的时刻,琴声悠扬,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7. 正去重阳近:重阳节即将来临,暗示时间的流逝。
  8. 吟秋意未阑:吟唱间秋意依旧浓厚,感叹秋天的美好与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情感,蕉叶与桐阴的对比。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琴声以情感,使其在静谧中弹奏,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宁静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同时也融入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捲帘:象征心境的宁静与内省。
  • 蕉叶:生命力的象征,代表着秋天的生机。
  • 桐阴:秋天的凉意,暗示时间的变化。
  • 琴声:内心情感的寄托,体现了诗人的文人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哪个季节的节日?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蕉叶犹停翠”中的“翠”指的是什么颜色?

    • A. 红色
    • B. 绿色
    • C. 黄色
    • D. 蓝色
  3. 诗中的“琴爱静时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喜悦
    • C. 宁静
    • D. 愤怒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朱庆馀的作品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朱的作品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宁静,而李白则侧重于情感的表达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书籍。